海都閩南網訊 號稱“人生后花園”的泉州皇跡山陵園,從政府參與出資經營,到完全承包給泉州長安華僑墓園有限公司,墓地價格一路看漲,從最早的3800元/㎡,到承包后的均價1.2萬元/㎡,再到今年的1.6萬元/㎡。
按鯉城區民政局以2007年墓地承包價7000元/㎡測算,從2008年至2017年底承包截止,皇跡山陵園的銷售總收入將達1.68億元,利潤6250萬元。這樣一種6:4分成的承包經營模式,鯉城區財政每年可以從中獲得250萬的承包費。
而在2008年承包之前,整個陵園前期銷售收入已達到2.438億元,稅前利潤達1.1億元。按照相關的數據估算,這樣一個陵園下來,銷售收入將超4億元。
【出生】定位服務歸僑外資合營的皇跡山應運而生
1992年是全國殯葬改革的分水嶺。
泉州市民政局相關人士介紹,當年,民政部出臺《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在火葬區要提倡骨灰深埋、撒放等一次性處理,也可經批準有計劃地建立骨灰公墓。在土葬改革區,應有計劃地建立遺體公墓或骨灰公墓。此時,恰逢泉州正計劃推行火葬政策,但尚未有規范的公墓地區。
為了讓華僑回鄉謁祖,落葉歸根,吸引外商投資,泉州決定建設公墓,由鯉城區民政局負責。
泉州長安華僑墓園有限公司陳總經理介紹,當時鯉城區民政局受資金制約,決定采取招投標的形式,合資建設陵園。香港長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由此介入。
隨后,鯉城區民政局下屬的殯儀服務公司和香港長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資成立泉州長安華僑墓園有限公司。整個陵園按照市場定價,雙方共同派駐代表日常管理。
昨天下午,鯉城區民政局向記者出具了當時的一份材料。材料顯示,1993年,雙方開始在清源山附近籌建皇跡山陵園,并經過國家民政部批文等手續。1996年,皇跡山陵園正式對外營業,陵園規劃面積284畝,投資雙方按6:4的比例分成,屬外資合營企業。
作為泉州市最早的經營性公益,皇跡山陵園很“吃香”。陳總介紹,盡管一開始就定價3800元/㎡的高價(當時的別墅的價格不過2000元/㎡),銷售市場卻還不錯。
據介紹,當時的皇跡山陵園“客源”范圍涵蓋全市,鯉城區民政局每年可分到261萬元左右的分成。
【轉手】半國營性質限制運營 4年前整體承包出去
鯉城區民政局局長陳少雄介紹,因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皇跡山陵園的利潤逐年減少,而陵園相當于半國營的性質,受審計等限制,在日常運營過程中,操作不靈活。而且,鯉城區民政局作為主管部門,又是參與經營的單位,不適應形勢。
采訪中,鯉城區民政局和長安墓園公司均提到,2002年是皇跡山陵園的分界線。當年開始,周邊縣市區共建成6個經營性公墓,2004年宏福園陵園對外出售墓地后,一半的“客源”流向宏福園?;售E山陵園的市場份額僅約占此前的十六分之一。鯉城區民政局每年的分成也減至221萬元。
基于上述原因,雙方經過商量,提出整體承包計劃。2008年3月份,經鯉城區區長辦公會研究通過,皇跡山陵園整體承包給香港長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長安墓園公司陳總表示,盡管陵園是整體承包,但其性質仍是外資企業。鯉城區民政局同時證實,目前殯儀服務公司仍派駐人員至墓園公司,跟蹤陵園經營承包情況。
【逐利】測算10年銷售額1.68億元利潤6250萬元
從1996年開業至今,皇跡山陵園到底盈利有多少?昨天,鯉城區民政局出具的承包申請材料中,詳細計算了皇跡山陵園當時的運營和開發情況。
截至2007年,皇跡山陵園營業總額為2.438億元,稅前利潤達1.1億元,整個園區還剩下45畝的可開發空間。
皇跡山陵園的開發期限是20年,鑒于已開發10年,因此,2008年,鯉城區殯儀服務公司與香港長安投資公司簽訂的承包合同為10年,截至2017年12月31日為止。
在這份承包申請的材料中,鯉城區民政局詳細測算了皇跡山陵園自2008年起未來10年的大概收入情況。
45畝土地空間,其中一半約用于廣場、綠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可開發的實際面積約15000㎡。材料中,按墓地均價7000元/㎡測算,陵園可獲得購地費15000x7000=10500萬元。建墓方面,民政局測算的總費用為6300萬元??偟乃銇恚瑥?008年到2017年底,陵園的銷售總收入可達16800萬元。
根據墓地銷售的毛利率,鯉城區民政局測算出,按照4成的比例,該局每年的分成大約在250萬元左右。最終,經過區長辦公會同意,陵園對外承包后,香港長安投資公司每年需支付250萬元給鯉城區。
陳少雄介紹,自陵園對外出售墓地以來,每年的分成都是收支兩條線,由香港長安投資公司支付給鯉城區殯儀服務公司,再由殯儀公司上繳給區財政。
對照鯉城區民政局的算法,每年4成分紅達250萬元,這就意味著,按墓價7000元/㎡計算,每年陵園的盈利約為625萬元,10年承包期下來,就約有6250萬元的利潤進賬。
【反思】資本逐利公墓市場化的尷尬路徑
隨著皇跡山陵園開始市場化運作,墓地價格一路飆漲。據陳總經理介紹,1994年陵園投建,均價為3800元/㎡,到2008年與鯉城區民政局簽訂承包協議后,墓地的價格已漲至12000元/㎡,而現在,墓地的均價為16000元/㎡。
陳總稱,墓地價格調整主要根據陵園建設投入和人工成本,公司每年對于陵園的投入要大幾百萬元,相比房地產,陵園墓地價格漲幅已經算低的了,1994年別墅只要2000多元/㎡,比墓地價格還便宜,現在別墅的價格比墓地貴了一倍不止。
“價格制定好后,我們曾找過市物價局報批?!标惪傉f,物價局稱陵園為合資企業,不由他們定價。
泉州市物價局相關工作人員也證實了此說法。該工作人員說,2010年以前,福建省對于墓地價格并沒有出臺相關的標準,特別是現行規律法規對外資經營性公墓價格,更沒有明確的規定需報批,因此,他們便沒有要求其報備或審批。
陳少雄則稱,他們對陵園的監管從沒間斷,包括基礎設施、防火等。然而對于民眾關注的價格和其它收費問題,陳少雄表示,他們未對墓地價格的制定和調整進行過干涉。
泉州民政系統相關人士分析說,這背后,核心問題是,經營性公墓完全市場化運營之后,一個龐大的殯葬產業成為資本逐利的地方,這也是導致墓地價格飆漲原因所在。
對于市民抱怨的墓地貴,“死不起”,陳少雄則認為,墓地的買賣屬于市場行為,服務管理好就有人來,價格高買不起的就不來,全由市場調節。并且,公墓只是殯葬改革的過渡形式,國家并不提倡。
“就像購車,從幾萬到上千萬都有,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陳總經理認為,墓地不是民生必需品,也不存在壟斷,覺得皇跡山貴,還有別的地方可以選。(本網記者 陳麗娟 鄭惠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