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鯉城區政府內的涂山街大氣自動監測站
海都閩南網訊從本月起,廈門市開始每日對外發布PM2.5監測結果,福州也有望近期開始發布數據。與之相比,泉州近期在PM2.5監測的準備工作上,也有了一些新進展。記者昨日從泉州環保部門獲悉,泉州近日已采購了4臺PM2.5監測設備,不過目前尚未抵達泉州。有關負責人表示,設備安裝后必須經過一階段測試調試,爭取盡早實現對外發布數據。
【走訪】自動監測站 空氣監測“一條龍”
在莊府巷鯉城區政府一幢六層辦公樓的天臺頂上,若沒有泉州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引路,包括在大樓里辦公的許多人都不知道,樓上有大氣自動監測站,每天默默工作著。這里每日監測并發布的數據,就是市民每天所關注的“空氣質量狀況”日報和預報信息。
登上頂樓,一座不足十平方米大的鐵皮屋子出現在眼前——這里就是鯉城區的涂山街大氣自動監測站。鐵皮屋子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的儀器采集空氣,通過設備連接到下方的機房。
泉州市環境監測站自動監測室負責人介紹,因為大氣監測設備需要在恒溫恒濕的條件下工作,所以小小的活動房內還配有兩臺掛式空調控制溫度和濕度。監測設備自動運行,大部分時間里不需要人工操作,而是由計算機系統負責收集數據、統計和發送數據。該負責人表示,上方儀器采集到的空氣樣品,儀器會自動進行分析,并將監測結果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傳輸。
涂山街大氣自動監測站屬于國控站點,現場的監測到的數據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等,會實時接入國家的空氣質量監測內部網站。
【背景】PM10監測已十年
像涂山街大氣自動監測站一樣的站點,泉州市區總共有四處。其他三處分別位于豐澤區田安路、洛江區萬安街道,同時還設置一處對照點。因為泉州市與福州、廈門一起,被列入全國113個環保重點監控城市,因此這四處站點數據都直接與國家的數據庫相連。
泉州監測可吸入顆粒物已有10年歷史。1996年起,PM10即被納入我國空氣質量監測體系。2001年底,泉州便配備了可吸入顆粒物監測儀,從2002年1月起正式向市民發布PM10數據。
據介紹,空氣質量狀況評價的標準,主要參考空氣污染指數API。而API指數的統計周期是從前一日中午12點到當日中午12點,由24小時平均值計算得出,每天下午2時前向市民發布。與市民們理解的自然日有所不同,所以難免會出現感官和實際數值之間的偏差。比如市民早上9時看到的天空是灰霾的,以為空氣質量不佳,但發現當天環保部門發布的空氣污染指數API日報的卻是優良,其實這兩個結果處于不同的監測時段。
為什么環保部門監測到的泉州空氣質量狀況,整體都是優良的?業內人士分析,泉州沿海風力比較大,而且大風天數比內陸地區多,可以幫助驅散空氣中的飄塵顆粒。與北方相比,重工業企業很少。同時較好的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率,對于改善空氣質量狀況有所幫助。
【進展】泉州PM2.5數據 將于明年發布
泉州今年即將迎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配備PM2.5監測儀器已刻不容緩。去年12月14日,本報已關注泉州計劃購進用于監測PM2.5的儀器。昨日,記者從泉州市環境監測站了解到,儀器已經采購,預計下半年可運抵泉州。新設備購入后,還需一段時間的調試,明年有望開始向社會公布PM2.5的監測數據。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市政府此次共采購了四臺新的監測儀器。PM2.5監測在技術上不存在難度,而且周邊的福州、廈門已率先開展監測工作,對泉州可提供經驗借鑒。
記者查詢福建省環保廳昨日發布的空氣日報,空氣污染指數API一項,泉州市的API指數是27,福州市是25,而廈門市卻是34,但狀況均屬“優”。福州、廈門市測出的PM2.5值是否對泉州有價值呢?業內人士表示,因為地域環境不同等原因,周邊城市的PM2.5的值只能用于參考,結果未必相同。
監測空氣質量狀況,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提升空氣質量。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根據泉州市提出“十二五”時期環保工作總目標,今年泉州計劃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市,確保到201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下達的指標內,全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達標天數90%以上。
□相關鏈接
城市中的PM2.5 需小于75微克/立方米
灰霾天頻繁發生,能見度降低,PM2.5正在成為公眾越發關注的話題。近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新修訂的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首次將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列入監測范圍。
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新標準的發布,在中國環境保護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根據要求,新標準將分期實施,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率先在今年實施。2013年,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實施。2015年,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施。2016年1月1日起,全國實施這一新標準。
相關環保專家表示,新國標將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二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而空氣污染物監測項目也增到六項,分別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
對于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新國標規定二類區適用二類濃度限值。以PM2.5為例,新國標規定二類區24小時平均濃度值必須小于75微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值必須小于35微克/立方米。環保專家說,平時群眾看到最多的就是每天都在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而按照新國標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將被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取代。(本網記者 吳月芳 林海峰 侯希辰 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