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11次、到訪31國,同100多位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會談會見,在國內考察20多次、足跡遍布20多個省區市、特別行政區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職兩年多來,習近平的腳步從未停歇。
境外媒體評價說,執政的歷程類似長跑,但習近平卻是以短跑速度開局。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擔當意識,催動著一股激蕩奔涌的執政新風席卷神州大地,鮮明的執政風格日益彰顯。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求真務實的執政風格改變著整個國家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現出一個復興大國的蓬勃氣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宏偉的藍圖,沒有落實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從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到整治一張賀卡、一盒月餅背后的奢靡之風,一件件小事有始有終,以徙木立信之效讓人們看到了中央真抓實干、剛性執行的信心和決心。
身先士卒,以上率下。攻堅克難的路上,需要堅強指揮、上下同欲。
從堅持兩年不松懈的八項規定,到開展兩輪、收尾不收場的教育實踐活動,一次次動真格、做實事,展現出中央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的能力和魄力。
“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
正是本著這樣一種“釘釘子”精神,兩年多來,中央領導集體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實。
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雷霆萬鈞的背后是一種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敢于擔當的勇者之風——
2014年,不斷深入的反腐敗斗爭震撼人心。隨著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落馬,人們看到了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體會到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
“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的期待。”習近平斬釘截鐵地說。
向固化的利益藩籬宣戰,對黨內盤根錯節的問題進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開刀、自我革命,由此帶來的壓力、風險和挑戰,只有勇敢者才能頂得住、扛得動。
“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信念堅定、從容不迫,戰略定力的背后彰顯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有底氣、有自信的精神狀態——
回憶起兩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那段振奮人心的講話,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黃振春至今依舊激動不已。
“習近平總書記連說了3個 一定能實現 ,當他最后說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時,語氣平和,但充滿自信,話音一落現場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這是引用頻率很高的一句詩。
上任伊始,“自信”就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最鮮明的精神特質。
這份自信,體現在堅持走中國道路的堅定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這份自信,體現在面對經濟新常態的從容淡定:“以目前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
這份自信,體現在應對外部挑戰時的戰略定力:“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
治大國如烹小鮮。自信是一種行事風格,更成為一種執政境界。
“務實、擔當、自信,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風格鮮明地體現在治國理政的行動上,體現在其所從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和外交、黨的建設等所有活動領域。”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說。
“我們人民共和國的航船正在破浪前進,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成就斐然,回應了群眾期待,贏得了世界贊賞,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中國經濟以拔得頭籌之勢進入2015年,并很可能長時間執此牛耳……中國回到了它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時間里所占據的地位。”
美國《名利場》雜志2015年1月號刊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的文章《中國世紀》。
崢嶸歲月何懼風流。
兩年回望,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殫精竭慮、勵精圖治,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一曲曲恢弘的“改革樂章”奏響新篇——
新設立市場主體出現“井噴式”增長,經濟結構更優化、動力更充沛,展現出良好的韌性、充足的潛力、較大的回旋空間……改革正沖開一切阻礙發展、束縛活力的藩籬,讓一切財富的源泉涌流,讓一切創新的能力迸發。
兩年來,中國經濟保持著平穩發展態勢,貨物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一,經濟總量在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的基礎上持續穩步增長,每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量相當于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
一陣陣久違的“清新之風”橫掃積弊——
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十名省部級以上腐敗分子被查處,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結案數量、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人數等,均達到紀委恢復組建以來最高值;約10萬人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處理,700多起典型案件被通報曝光……兌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打虎無禁區、拍蠅無死角”的承諾。
歷時一年多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解決了一些多年想解決沒有解決的問題,剎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黨風政風為之一新。
一幅幅亮麗的“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國民個人財富和財產性收入持續增長,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十連漲”,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農”與“非農”界限逐漸打破,“一考定終身”宿弊正在革除,“單獨兩孩”政策全面落地……
中國夢正化為百姓身邊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就業夢”“上學夢”“住房夢”“宜居夢”“醫保夢”“小康夢”,果實累累,觸手可及。
一股股強大的“正能量”噴薄而出——
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最美志愿者”“全國孝老愛親最美家庭”先進事跡,舉行“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大力推動縣級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每月發布“中國好人榜”……堅持從小抓起,從活動切入,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讓我們的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強起來。
從國家領導人親自倡導優秀傳統文化,到設立國家憲法日、公祭日;從“最美中國人”群體不斷涌現,到“道德失范”現象初步遏制,中國社會洋溢著一派昂揚向上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向心力。
一串串精彩的“外交舞步”閃亮國際舞臺——
建設“一帶一路”,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布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倡議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實質性結束同韓國、澳大利亞兩大經濟體的自由貿易談判,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
短短兩年間,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積極作為,更多地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中,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智慧,引領國際合作方向。俄羅斯《獨立報》感嘆:“國際舞臺上出現了一位新的地緣政治大師。”
一道道堅固的“銅墻鐵壁”巍然屹立——
從遠海大洋的立體攻防到塞外草原的實兵對抗,從兵種部隊跨區基地化訓練到跨國聯合軍演,兩年來,通過組織各類演習演訓,全軍實戰化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
作風建設鑄就軍魂。2014年10月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正推動一支聽黨指揮、講政治的軍隊再上歷史新臺階。
巴西國際問題專家羅尼·林斯指出,中國共產黨正以一種循序漸進但堅定有力的方式打造中國騰飛的基礎,用一個個必要的具體措施去實現中國夢。
站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兩年的歷史節點上,人們對未來中國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過去訪貧問苦,看看,走走形式。現在不分節不節的,說來就來。”講起一年來當地干部作風的變化,河南蘭考縣東老君營村村民趙振文說,“褲腿卷起來了,身上土氣重了,焦書記當年的好作風又回來了。”
展望未來,一個正風肅紀、滌陳布新的中國,必將更好地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圓夢圖強的最大信心。
不久前,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一紙無罪判決書,還了呼格吉勒圖以清白,更給為兒子洗冤奔走18年的父母以欣慰。
展望未來,一個更加公平正義的中國,必將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埃博拉疫情爆發后,中國第一時間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派出了上千名醫療人員,提供了總計7.5億元的援助。幾內亞比紹公共衛生部長瓦倫蒂娜·門德斯說,中國政府及時馳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非洲大地”。
展望未來,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必將更好地與世界攜手同行、互利共贏。
“中國回來了。”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11月底刊載《中國得分》一文感嘆:“幾十年來,都沒有出現另外一個大國這么有能力,這么自信了。”
是的,這個曾經無比強大的古老國家,正不可阻擋地行進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開創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記者張宿堂、李斌、鄔煥慶、霍小光、陳二厚、張曉松、劉華、羅宇凡、何雨欣、余曉潔、李宣良)
(原標題: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述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