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6日訊 “師德問題不能忽視,一定要以高壓的態勢守住‘師德底線’。”各地頻頻爆出有違師德的惡性校園事件后,前天,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透露,今年將出臺師德考核評價指標,劃出師德“紅線”,對教師行為進行界定。有償家教、體罰學生、課業負擔等都將納入考核。但他強調,性侵女童是違法行為,不是簡單的有違師德。
年內出臺文件明確“師德底線”
目前我國有1442.3萬名專職教師。其中,幼兒園教師131.56萬人、小學教師563.86萬人、初中教師353.15萬人、高中教師156.2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88.19萬人、高等學校教師144.97萬人、特殊教育教師4.13萬人、工讀學校教師1764人。許濤表示,對于師德,量化考核非常難,但可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對教師進行鼓勵和約束。
他透露,教育部有望于年內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師德底線”,對于哪種行為有違師德做出界定,并對教師師德進行考核、監督和獎懲。考核同時將對有償家教、體罰學生、課業負擔等行為制定相應處罰措施。但他表示,性侵女童是違法行為,不是簡單的有違師德。
教育部還將建立健全教師隊伍建設考核督導制度,把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政績考核、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教師資格終身制
逐步打破
據介紹,2011年以來,浙江、湖北等6省市先后實施了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試點。目前有試點省市為每5年一認證,師德不合格可一票否決。
據悉,北京市將試行教師資格定期認證注冊制度,逐步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和《北京市新入職教師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制度,并實行統一的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建立統一的職務(職稱)系列。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