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徐到家了,家里人用橘子和茶水感謝記者的一路護送
浩浩蕩蕩歸家路
閩南網2月7日訊 深夜的瑞金,隔三岔五響起一陣鞭炮聲。同樣響個不停的,還有記者的手機鈴聲——從前日晚7時起,就不斷有鐵騎們打來電話發來短信報平安。
截至昨日下午5時,除部分井岡山、景德鎮的鐵騎離踏入家門還差最后一步外,從福州、泉州出發前往江西的500多輛鐵騎大都平安到家。
從1月中旬開始籌備,跨度超過20天,本報與中石油聯合主辦的“鐵騎返鄉”活動最終圓滿落幕。在經歷兩日名副其實的風雨兼程之后,本報記者收獲了兩份喜悅:一份是離家越來越近,鐵騎們越來越高亢的歸鄉心情;另一份則來自鐵騎們報平安短信中的感謝話語。
“這次鐵騎返鄉,是我五年來最幸福快樂的一回。在此謝謝你們,真心地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摘自江西于都鐵騎謝弟球的報平安短信。
【記錄】
回家第一件事
陪老婆回娘家
老婆一直在老家照顧孩子,所以溫桂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騎著摩托車載老婆回娘家,拜見一下岳父岳母,也算報個平安,提前拜個年。昨日,溫桂福給記者打來電話報平安。前日下午出了福建后,他就沒怎么休息,連夜往于都老家趕,到家時已經晚上10點多了,妻子和5個孩子都在家等著。“孩子們太高興了,看到我回來,一個個都睡不著。”溫桂福說,這不給孩子們帶了禮物嘛,都是吃的和新衣服,一到家就被孩子們包圍了。“孩子最大的14歲,最小的8歲,非常熱鬧。”溫桂福笑呵呵地說,滿是幸福。
一路有你們相伴
實在是太感動了
昨日下午4點半,劉金平載著妻子,還在國道319線江西吉安路段趕路,電話那頭車水馬龍。“還有70多公里就到家了,”劉金平喊著,“你們一路上的服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劉金平說,他和妻子一路從福建到江西,都享受著“非常好的待遇”,江西的加油站也免費加油,提供飯菜。“一路上有你們陪伴我們,溫暖我們,我們太感動了。”劉金平說,要繼續趕路了,到家了打電話報平安。
前日下雨,路不好走,騎得慢了些,進入江西境內,天氣放晴,部分山區路段有霧,但對騎行影響不大。昨晚6點,劉金平打來電話說到家了,他很感動地說:“非常感謝一路上的關心”。
【記者手記】
愿返鄉路上 鐵騎不再
“買不著票,總歸要騎著摩托走的,即使沒有你們的活動。”老鐵騎的話,讓我們知道,鐵騎返鄉其實是無奈之舉。
因此,我們策劃“鐵騎返鄉”公益活動的初衷,除體諒農民工兄弟騎行的辛苦外,更多的是對鐵騎騎摩返鄉安全的擔憂。姜湯保暖、聯系修車店、鐵騎“老帶新”、送圍巾、送雨衣、幫開道……都有我們在安全上的思量。我們希望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給予鐵騎返鄉路安全加護。
此前有網友質疑,“鐵騎返鄉”活動,是不是給春運大局添堵增亂的鬧劇?但鐵騎們的話給了我們肯定——“大伙兒組織起來分隊走,有伴照應更安全。”
讓我們慶幸的是,參加活動的鐵騎們,都平安到家了。
一路駛來,廈門漳州大雨滂沱,龍巖瑞金山路十八彎,到了江西,披星戴月。這樣的艱辛返鄉路,我們見到的鐵騎,卻總是笑著的。
廈門境內,高速路橋下,一名鐵騎倒出倒灌進雨靴里的水,他倒是笑著的:“這就回家了,能不開心嗎?”
在龍巖富友加油站,一名鐵騎下車時有些搖晃,眼神有些飄忽,可看到正吃著飯菜的老鄉們,他笑了:“再騎個把小時就到家了!”
甚至在深夜里剛剛到家,打來報平安的電話中,鐵騎們也是笑著的。大家都說,活動真好,明年還要繼續參加。
但我們卻因此產生了擔憂。我們希望的是,農民工兄弟們能有更安全舒適的返鄉方式。在春運大潮之中,能有更多農民工買上返鄉的車票,能有更多農民工不用風雨兼程騎摩托返鄉。(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涂傳之 尤燕姿 陳曉婷 黃謹 肖春道 通訊員 蘇天才 文/圖)
報名鐵騎516輛
參與活動人數近千人
沿途驛站40個
最遠返鄉路程1000多公里(至九江)
鐵騎在福建驛站共加油8127.9升
消耗盒飯3276份(含早餐)
茶葉蛋3650個
方便面1382份
火腿腸1701根
(截至昨日傍晚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