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中國)“站”在三江源 習近平釋中國之治的高與遠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站”在三江源 習近平釋中國之治的高與遠
作者 鐘三屏
打開中國地圖,沿著奔騰的大江大河溯流而上,遇見的是青海。
青海不是一片海,而是一座水塔——“中華水塔”。
保護“中華水塔”,于中國而言,意義不言自明。這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念茲在茲的事情之一。
“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7日下午,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以一個“重大責任”、一個“重大使命”對青海提出最新要求。
五年前,2016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在青海代表團指出:一定要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
當年8月在青海考察時,站在三江源,習近平以一個“重大責任”提出要求: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
習近平對青海所提要求的背后,是中國之治的“高”與“遠”。
“高”,高在何處?
一則,站位之高。
今次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站”在三江源,從源頭上提出更高要求。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中國謀劃未來時,絕不限于一省一地,而是放眼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
無疑,生態文明建設對青海、對中國,甚至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都具重大意義。
二則,追求之高。
今次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對高質量發展作出最新部署:
首先,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
其次,這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
再者,這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時至今日,唯有真正的高質量發展,才能使中國換擋升級,穩健前行。
站位之高,追求之高,只為遠方。
“遠”,遠向何方?
從空間上,是“一江清水向東流”的美麗畫卷。
從時間上,是“造福人民、澤被子孫”“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未來中國。
“站”在三江源,習近平向世界詮釋中國之治的高與遠。
但站得再高,走得再遠,習近平都強調“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如此,中國才能行于天下,立于未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