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的白鷺洲公園位于市中心,本來是眾人喜愛的綠化景觀場所,但是長期以來被一些經營高檔餐飲和休閑等企業所占據,當地群眾稱之為“十二公館”。這里的消費價格不菲甚至門禁森嚴,令普通市民望而卻步。
公園為何成為有錢人的“公館”?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借口公益項目,申報私營項目
白鷺洲公園坐擁美麗的筼筜湖,面積10公頃左右。
記者走進一家名為“一品六號”的店內,前臺接待人員告訴記者,這里實行會員制經營,一般不接待散客,入會門檻在10萬元以上,餐品主打燕鮑翅,最低消費為每位888元。
與“一品六號”相鄰的“八號公館”,打出了“中國皇家養生”“食神”等廣告詞句;而另一家名為“林綠坊”的餐館,則主要突出“魚翅坊”特色。
一位居住在白鷺洲公園附近的張姓市民說,每到晚上,公園里上述場所門口豪車云集,來此消費者可謂非富即貴,普通百姓不敢問津。
除了高檔餐飲,這里還有茶館和藝術館等場所,但也不是普通市民能去的地方。
在一家名為“八馬”的茶館,服務員對記者進入頗感意外,問我們是否有預約,并稱該店自去年開始就實行會員制,入會者最低標準每位3萬元。
而另一家名為“華祥苑儒士館”,館內設有書法房、儒學展示區等,店內陳設線裝古籍、名家字畫、名家紫砂壺等。服務員告訴記者,該店設有10個泡茶的包間,消費標準有698元、898元、1398元三個檔次。
公園里還有幾家打著“藝術館”牌子的建筑,一家“心和藝術”工作人員說,這里是藝術品拍賣公司,除了舉行拍賣活動外,平時不對外開放。
記者在這家公園內走了一圈后發現,目前公園內的經營場所大約有20家。令人費解的是,除了“攝影廣場”四個大字,這里找不到任何與攝影有關的元素。
廈門市攝影家協會原主席周岱告訴記者,幾年前攝影家協會組織想利用這里開辦攝影展覽和進行培訓,之后以“攝影廣場”這一文化公益項目名義上報市政府,并且獲得了批準。
公園方面建起了幾棟木屋,其中有一棟木屋留給攝影家協會,但沒過幾個月就被趕了出去。“如今‘攝影廣場’的木屋,大多租給高檔餐飲企業,與攝影已經沒有什么關系。”周岱說。
白鷺洲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王維生告訴記者,園內經營場所由該公司出資建設并出租,他否認公園內存在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會所”。
利用違章建筑,長期經營獲利
白鷺洲公園內正在出租經營的場所到底屬于什么性質的建筑?其建設和經營是否經過了有效批準?
記者在廈門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查詢到一份“廈門市白鷺洲攝影廣場三期9、10、11號木屋”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份2007年頒發的證書在“建設工程性質”一欄中寫有“臨時建設”的字樣。
根據廈門市有關規定,臨時建設使用期限不得超過二年,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變更、抵押等。
王維生告訴記者,公園內這些建筑的確是臨時性建筑,曾經得到相關部門批準,建設規模也符合相關規定。
據調查,除了臨時建筑嚴重“超期”使用之外,公園還存在違法建設和建筑質量安全隱患等問題。
周女士2006年承租該公園一棟金屬鋼結構房屋,用于經營以從事文化藝術為主的咖啡廳。自接手房屋開始,就遇到一系列質量問題,多次協調未果,雙方對簿公堂。
法院委托有關機構對房屋質量進行了鑒定,結論是,“作為具有營業性質的社會公共場所,存在使用安全方面的隱患。”
讓周女士料想不到的是,該房屋還存在“身份”不合法問題。廈門市城管局和規劃局的有關復函稱,此房屋尚未取得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屬違法建設。
記者近日來到周女士當初承租的這間房屋,只見重新裝修的豪華中式大門緊閉,幾次敲門后一男子出來說,這里是私人會所,不對外開放。
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軍榮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幾年前有關部門就發現這里的一些臨時建筑涉及逾期、違法等多方面問題,考慮到這些建筑正在出租經營,因此沒有采取強拆措施。
王軍榮說,根據新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公園條例》,公園內違建應由公園行政管理部門先行責令拆除,但這里的行政管理部門并未將有關違建情況通報至執法部門。
公園里的違章建筑要不要拆除?記者采訪廈門市政園林局時,該局局長蔡允嘉表示不接受記者采訪。
公共資源為何成為少數人的“小圈子”
記者了解到,白鷺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長期是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的下屬單位,今年劃歸市政集團管理,該公司全權負責白鷺洲公園的投資建設和日常管理。
根據周女士與該公司簽訂的租房價格,保守的計算,白鷺洲公園一年的租金收入大約為四五百萬元。
該公司總經理王維生說,他們“以地養地、以園養園”的經營模式以往是公園管理創新的典型。
這位總經理介紹,該公司有經營壓力,公園保安、保潔等日常管理需要成本,在沒有一分錢財政撥款的情況下,租金收入就成了重要渠道。
一位廈門市攝影家協會人員表示,在公園建設和管理過程中,要避免公共資源過度商業化、公共資源收益部門化的傾向,尤其是不能打著文化事業的名義,大量引進高消費餐飲、娛樂場所。
此間法律界人士指出,按照今年3月起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公園條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園建設、維護和管理費用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證公園事業發展。因此,白鷺洲公園的這種經營模式如今缺乏合法性。
有關《條例》同時規定,公園內不得規劃建設餐廳、酒吧、歌舞廳、夜總會、賓館、酒店、會所等商業經營設施,以及有礙景觀或者與公園功能無關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
一些廈門市民表示,該公園的“違建”項目及其經營活動應盡早叫停,回歸其公益屬性;同時,公園內的經營所得和使用情況應公之于眾,以免公共資源收益成為少數人的“小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