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公交”初步圈定45條線
泉州市民坐上“一元公交”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這一最為市民所期盼的舉措,在昨日出爐的《優化泉州市中心城區公交線網規劃》(初稿)(以下簡稱“規劃初稿”)中,被具體“落實”在45條公交線路上。
規劃初稿提出,未來三年內,建議具備條件的45條公交線路逐步改為“一元一票制”。屆時,泉州中心市區72條公交線路中,將有六成左右是“一元公交”,泉州公交真正進入“一元時代”。
今起,泉州市交通委聯合本報,向社會公眾公開征集意見。本月底前,市民可登錄本報官網閩南網(www.hdmnw.com),或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來發表觀點與建議。下周,市交通委還將向各相關部門征集部門意見。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對規劃初稿的評審并敲定規劃方案,從而為明年起的具體組織實施提供規劃意見。
初步圈定45條線路
關鍵詞
分批次落實“一票制”
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區并且線路長度在12公里左右的線路
目前,在泉州中心市區現有的60條公交線路中,除了今年6月開通、從洛江五金機電產業園發往河市的洛江支線公交501路是“一元一票制”外,其余公交線均不是真正的“一元公交”,全程最便宜的是7路,1.5元一票制,而福州廈門等省內其他城市,大部分已經是“一元公交”了。
據了解,根據市府辦印發的《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工作方案》,由市國資委、財政局、交通委、物價局和交通集團聯合進行的票制改革調查摸底工作,已提出改革跨段計價票制的實施意見,報市政府審定。這次等規劃初稿敲定后,就要根據客流調查情況,著手對中心市區線網進行優化調整。由于票價改革還涉及價格調整,另外還將收集聽取市民意見和組織專家論證等公示聽證程序,并經過物價部門的成本測算。
在規劃初稿中,設計單位認為經線網優化后,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區并且線路長度在12公里左右的線路共有45條,具備“一元公交”條件。分別為1至4路、6至8路、10路、14路和15路、17路和18路、20路和21路、24至29路、龍嶺專線、31路、33路、37至41路,44路、601路和602路,202路、101至103路,105至108路,S1至S3路,N1至N3路。
公交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目前“一元公交”的推行還沒有具體時間表,不過,規劃初稿中提到的45條公交線路并非遙遙無期,屆時,會根據具體情況逐步、分批次落實。
近七成乘客不滿票價
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群體,普遍認為公交票價過高
“雖然也就兩三元錢的事,但對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民心。”全國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戴仲川曾表示,坐公交出行的大部分是普通市民,社會弱勢群體更少不了。越是票價高、線路繞圈、等車難,乘坐的人就越少,公交就越沒有發展前途,這是惡性循環。建議政府要加強線路優化和財政投入支持等配套措施,盡快推行“一元一票制”。
“票價便宜,才是公交最吸引市民的地方。”此次參與設計規劃初稿的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交通經濟系副主任吳吉明介紹,在成稿前,設計方曾做了大量居民出行調查和公交客流調查等,發放了4000多份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7成乘客是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群體,普遍認為公交票價過高,因此建議在完成線網優化調整后,泉州公交應盡早推行“一元公交”。本報告今年6月份所做的公交滿意度調查結果與這接近。
“(泉州公交問題的)癥結在方便(與否)和票價(高低),這也是破解的突破點。”吳吉明說,作為中型城市,三年內如果能實現規劃建議的“出行交通分擔率提高到15%,一元票價占比6成”這一目標,才能說泉州公交已進入成熟甚至較發達階段。
規劃新建9個公交樞紐
關鍵詞
場站缺乏,一直是制約泉州公交發展的致命弱點,沒有公交場站供乘客換乘和司機休息,公交線網就會“腸梗塞”。目前,中心市區共有12個公交場站,其中院前和城東公交場站還在建設中,清濛公交場站也沒有啟用,而現有的77個公交首末站中,只有云山和見龍亭等7個為自有,文化宮和威遠樓等30個為租用,其余均為占道停車。
按照上述“工作方案”,今后公交場站將實行建運分離,由轄區政府相關部門來規劃建設,完工后交付給交通集團使用和管養,這將大大減輕泉州公交發展的負擔(詳見本報6月20日A4、A5版獨家報道)。
規劃初稿進一步建議,近期在中心市區規劃泉州高鐵站、泉州汽車站、客運中心站和萬祥汽車站等4個公交樞紐,中遠期規劃位于江南的客運南站和霞美客運站、位于洛江的客運北站、東海組團和晉江機場等5個公交樞紐,主要集中在與鐵路和公路等交通方式銜接地帶,采用中心市區“組網”、在外圍區域“擴網”的方式,9個樞紐共占地89.4公頃(如圖)。
另外,近期規劃新建首富商城、泉州二院、圣墓、邱店、中遠學校、田洋村、泉州游樂園、霞茂村、清濛行政中心、清濛億興、泉州師院、海星小區、橋南、南浦工業區和黎明大學等15個首末站,并對現有的18個首末站進行擴容,包括云谷、西湖、見龍亭和清濛4個停車場在內,建議用地規模約6公頃。中遠期規劃中,要進一步擴容首末站41個,建議用地規模約6.9公頃。并將中途停靠站改造為港灣式站臺,方便乘客候車,規劃潘山、清源山和西湖公園等11個大型停車保養場。
線路怎么走歡迎提意見
公交線路怎么走更合理?昨天,就《優化泉州市中心城區公交線網規劃》(初稿),市交通委聯合本報,向社會公眾聯合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截至本月底。
市民可登錄本報官方網站閩南網(www.hdmnw.com),在本篇報道電子版后面,附有規劃初稿的詳細內容,點擊下載閱讀,并在留言板提出建議和意見,也可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來發表你的觀點和建議。(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