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機大戰(zhàn)”的第三盤較量,今天上午8:30,配對賽即將落子。和去年“人機大戰(zhàn)”相比,配對賽是此次“人機大戰(zhàn)”的亮點,在配對賽中,古力和連笑兩位棋手將分別與AlphaGo組隊,人與人工智能的配合,將是未來人工智能發(fā)展真正的大趨勢。兩者能否順利合作,并在合作中能否體現(xiàn)出更高的實力,將是本次人機大戰(zhàn)的又一懸念。
大戰(zhàn)在即,經濟日報獨家專訪了配對賽參賽選手古力,請他談談心中的AlphaGo和人工智能對圍棋的影響。古力表示:和AlphaGo搭檔比賽,最怕看不懂搭檔的招法,而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未來職業(yè)棋手的數(shù)量一定會變少。
有關配對賽。
“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生的態(tài)度會比較好一點,有些招我怕我會看不懂它,因此一定會有點微調,否則就被帶到溝里去了。我們對AlphaGo的了解還是太少,就希望它下棋我能看懂,那就可以了。針對性的訓練也沒什么用。雖然它的招法值得借鑒,但想要全學它那太難了。但我們的晚輩10后,20后……人都在不斷的進化,他們肯定會比我們進步很多,柯潔比起我們再前面那些代的水平,要強一先,甚至接近兩子,當然這是純從競技水平來說,所以后面那些代的棋手應該會學的更好。”
有關“讓三子”。
“讓三子沒有見過實戰(zhàn)不敢肯定。但AlphaGo確實實力提升了很多,讓兩子我覺得是有的,當然離圍棋之神還早,圍棋之神應該能夠讓頂尖棋手三子。這個版本雖說能讓李世石的版本三子,但李世石畢竟測試較少,那次本來是最有懸念的一次。李世石當時還是有人類盲目的自信,看他第一盤的下法和下之前的心態(tài),他認為人工智能達到頂尖兒是不可能的,前面兩盤輸了還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如果上一次也能像絕藝現(xiàn)在這樣在網(wǎng)上讓大家隨便測試的話,結果可能會有不同,至少他應該能贏兩盤,雖然像78手這樣的棋現(xiàn)在MASTER版能夠把它破解掉,但當時就破解不了,可見當時版本的水平和現(xiàn)在差的還是挺多。”
有關棋手的心態(tài)變化。
“第一盤結束后,柯潔說的話和他去年就完全是兩個樣子,雖然可能有別的因素,但從去年到現(xiàn)在他的心態(tài)肯定是也是有變化的。他從世界第一人到在這個世界上不再是第一了,不是人類超越了他,而是人工智能超越了他。至于我,我在MASTER后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后面的結果其實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慢慢地去接受,但是它的水平應該也有一個高限在,但到底高限在哪里呢?我預測能讓頂尖棋手2-3子之間。”
人工智能為什么會選擇圍棋作為對手?
“從技術層面看,人工智能推開了一扇窗戶,能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維度的圍棋,從技術上是好事。它為什么要選擇圍棋?還是因為如果能夠攻克圍棋,那它由此研究出的通用算法在很多方面就可以有所發(fā)揮,人工智能也并不是為了要打敗圍棋而做圍棋。不過人工智能在公開的信息上應對復雜系統(tǒng)的水平高,但實時的變更信息,比如自動駕駛、醫(yī)療,它要隨時應對變化的信息和情況,那大概還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步。”
是否希望AlphaGo開放出來成為棋手的訓練工具?
“從棋的技術上來說,如果能把它開放出來作為一種輔助工具,當然是很好,但能看懂AlphaGo的人也沒那么多,給國家隊開放相對可能在技術上更有用,我們當然希望多學他的招數(shù),對人類上的技術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給AlphaGo推薦一些招數(shù),人機共同把圍棋技術水平來推向巔峰。”
棋手現(xiàn)在和絕藝與deepzengo下網(wǎng)棋,是為了水平提高還是好玩?
“絕藝與deepzengo,只是剛剛比人類強一點的水平,大家還有戰(zhàn)勝它們的可能性,圍棋本身勝負還是很有魅力,大家就會盡量去爭取,但狗就離的太遠了。我們和業(yè)余棋手下,雖然水平差距很大,但是可以通過讓子棋來彌補,但和狗下,作為人來說,誰先把第一槍打破?我們認識到了實力差,但真讓我們被讓子和狗下,還是有棋手的尊嚴。(如果有一天,AlphaGo達到了更高水平,要讓個先和你下,你能接受嗎?)情感上可能很難接受,但事實上只能接受,各行各業(yè)當從業(yè)者被外來勢力所打擊之前,都是很高傲的,從事圍棋這個職業(yè),我們內心中還是無比榮耀的,但現(xiàn)在榮耀被打破的一瞬間,會覺得自己很無知,當然這也是正常的。
怎么看待夢百合杯將外卡發(fā)給了人工智能deepzengo?
“柯潔作為參賽選手他反對,但我的感想相對中性,因為其實圍棋比賽能引入AI參賽也就只有這一次機會。AlphaGo和絕藝明顯強于人,但和Deepzengo下,頂尖棋手還可以抗爭,這時候贊助商請人工智能加入比賽,作為一個噱頭為比賽造勢,又只有一次,可以理解,圍棋能夠回報給贊助商的也并不算太多。但從圍棋界的角度來看,人和機器同賽,對棋手確實可能有點傷害,而且還有獎金的問題,這不就是搶別人飯碗嗎。如果以后圍棋比賽都這么搞,那我表示反對。
圍棋是100,現(xiàn)在你知道幾?
“藤澤秀行老師說是7,我過去說是6,可能現(xiàn)在也差不多,但過去有謙虛的成分 現(xiàn)在確實實實在在的。和李世石對戰(zhàn)的AlphaGo能達到10幾,Master能達到30幾,現(xiàn)在這個版本能達到40%到50%之間,100%還是太難了。”
圍棋AI們對棋手有什么啟發(fā)?
“棋的自由度變得太大了,過去被禁錮的想法很多,其實李喆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不談競技層面,他對棋的理解其實很值得借鑒。他跟年輕棋手下,循規(guī)蹈矩的招法肯定他沒有太多機會,有了AI以后,他的勝率提升了,還打到新奧杯四強,你想他還在北大讀著書。跟年輕棋手下,我覺得我現(xiàn)在也還挺有信心的,以前可能就下得沒什么信心。”
從長遠看,AlphaGo會對圍棋這個行業(yè)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圍棋界思考。一旦比賽結束,關注點離開了,要怎么辦?職業(yè)棋手肯定會變少,因為從現(xiàn)在開始,想走職業(yè)道路的人會變少,因為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已經有個人工智能在前面了,那走職業(yè)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只有圍棋競技的話,競技不就是勝負嗎?勝負一旦有人在前面不可超越,那感覺就差了,但業(yè)余愛好者有可能會變多。”
作為職業(yè)圍棋選手,生活在這個時代,是幸運還是不幸?
”我也發(fā)過微博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好的部分是,圍棋技術這么發(fā)展下去,后輩們一定會達到從沒有達到過的高度,甚至還會更高,壞的部分是,棋手已經不是行業(yè)里至高無上的話語權掌控者,你怎么處理和AI之間的關系,對于第一人來說,肯定是地位被動搖了,但其余的人呢?人工智能是幫助你還是打擊你?這真的只能看你的理解。
但時代就是如此。科技在這幾十年的爆發(fā),比以前幾千幾萬年都要快,這都是慢慢積累,到達了臨界點,圍棋的技術革命也是這樣,從吳清源到李昌鎬到李世石,再到現(xiàn)在的AlphaGo和柯潔,禁錮也在不斷地被打破,我們就處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還是很幸運,能夠見證大事件的發(fā)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