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日前投書日本《Voice》月刊,稱:“70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何來‘抗日’之說?”并回顧其自愿加入日軍“為祖國奮戰”的往事。對于這種赤裸裸的“媚日”行徑,昨天臺灣輿論繼續加以批駁,有媒體爆料,李登輝在當“總統”、“副總統”、臺灣省主席時曾多次強調抗戰的意義;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則發文痛批,李登輝為日本長期利益騙過兩蔣,“是史上最成功臥底”。
◆李登輝當年對蔣經國畢恭畢敬資料圖
背叛歷史、臺灣、人民
李登輝最后也背叛他自己
對于李登輝否認當年臺灣民眾抗日,并稱日本為“祖國”,馬英九近日怒斥李登輝,“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自己”,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痛批其“不忠不義”。《中國時報》昨天發表社論指出,其實對李登輝最鏗鏘的反駁,是來自于另外三個人:
第一個是擔任“總統”的李登輝,他在1991年雙十慶典上表示,“80年來,雖變亂紛呈,‘國’步維艱,但是,幸有蔣公領導全民,贏得抗戰,湔雪了百年國恥。”
第二個是擔任“副總統”的李登輝,他在1985年時說,“臺灣光復40年來,民眾生活安定繁榮,自由民主。但生活在臺灣的中國人,應飲水思源,勿忘8年抗戰全國同胞以無數生命財產的犧牲才換得的成果。”
第三個是擔任臺灣省主席的李登輝,他在1983年表示,“抗戰勝利,臺灣重歸中華民國的領域,我們必須冷靜地想一想,過去的歷史是怎么來的?歷史沒有拋棄臺灣,為什么臺灣要拋棄歷史呢?”
社論指出,這三個李登輝,都嚴正駁斥了今天的李登輝,他背叛歷史、背叛中國、背叛臺灣、背叛人民,也背叛他自己。一生背叛,李登輝總有一個效忠的對象,他認為他效忠的是日本。可悲的是,連這一點,李登輝也錯了。李登輝效忠的不是日本,而是日本二戰時的軍國主義。
臺灣名嘴黃智賢昨天亦發文指出,李登輝堪稱史上最長期而且最成功的臥底,為了日本長期利益,騙過兩蔣和國民黨,坐上“總統”和黨主席權位,裂解國民黨,揮霍黨產,又以教改之名,把“皇民臺獨”包裝成“臺灣主體性”。
李登輝“身為日本人”?
媒體人駁:顯然“高估”自己
對于李登輝所說的,“二戰期間臺灣人身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臺灣資深媒體人孫揚明認為,說自己是日本人,李登輝顯然是高估了自己。他昨天投書媒體指出,按當時日本法令,李登輝從來不是日本人,除非他去給日本人當養子。臺灣只是殖民地,不是以對日本人的法令“內地法”管轄,而是以對殖民地的法令“外地法”來管轄。甚至為消除臺灣人民的反抗思想,法令限制臺灣人學習法律、政治,只能學醫學和農學。
孫揚明透露,縱使像李登輝的胞兄,為日本侵略出兵海外作戰,也不算是日本兵,充其量只能算是“日本的兵”;征調出去的臺籍兵,身份地位和待遇,也不如日本兵。就連日本法院判決臺籍兵陣亡的撫恤待遇也遠低于日本兵,因為不是日本人。《聯合報》昨天發表社論指出,被殖民并不可恥,但歷經70年的解放及民主化,若有人還在崇拜殖民主、思念被殖民的日子,這豈止是“老番顛”,這根本是李登輝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
島內媒體人張佑生則發文痛批,巖里政男(李登輝的日本名字)渴望當“皇民”是他的自由,但無權宣稱臺灣抗日不是事實,否定其他臺灣人不愿當“皇民”的權利。
蔡英文態度曖昧
被指是李登輝理想實踐者
就在全臺上下一片“批李”聲浪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則不斷幫李登輝緩頰。她昨天表示,臺灣每個世代與族群的歷史遭遇都不同,以至于他們對歷史的記憶、經驗和詮釋也不同,不應該用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來操作對立及社會分化。她隨后在臉書上亦寫道,“如果我當選,我要打造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中,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感到自責,也沒有人應強迫別人為自己的認同道歉”。
對于蔡英文的曖昧態度,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表示,蔡英文是“大選”參選人,對李登輝賣臺言論,絲毫沒有不表態空間,蔡英文要求社會包容對歷史的不同詮釋,應先說明自己的史觀是什么?她也批評道,蔡為選票全面討好,還企圖包庇李登輝媚日、賣臺言論,難道這就是民眾要的參選人?
洪秀柱則質疑蔡英文是李登輝的理想實踐者,李登輝已將期望投注在蔡英文身上。對此,黃智賢持相似看法,她指出,蔡英文一直默默執行李登輝的“兩國論”,所謂的“維持現狀”,空有“中華民國”之名,實際上被“日本皇民化”寄生掏空,變成“一邊一國”現狀。黃智賢表示,李登輝用國民黨的奶水扶持民進黨,人盡皆知,而蔡英文等人就像當年的李登輝,處在騙權力的重要關頭,要一步步騙到“大位”,才能接棒李登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