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圖謀“過境”紐約的計劃泡湯了;民進黨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妄想進入五角大樓也受阻了。這背后的關鍵原因,毫無疑問是中方向美方施加了強大壓力,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打消相關打“臺灣牌”的圖謀,進而導致顧立雄、賴清德接連吃“閉門羹”,也宣告“臺獨”勢力挑戰美國“五黑名單”再次失敗。
醉翁之意不在酒, 賴清德赴臺灣地區所謂“友邦”竄訪,其真正目的不在于“固邦”,而是“過境”美國。既然美國拒絕讓他“過境”,那他自然就不得不取消竄訪巴拉圭、危地馬拉、伯利茲等“友邦”。
為了找臺階下,賴清德辦公室在有關為何取消竄訪的說辭中提到三點:一是考慮到近日南部風災災后復原;二是考慮臺美關稅問題;三是考慮到“區域情勢”等。
此說辭根本是避重就輕、以虛掩實。將救災作為取消竄訪第一理由,不僅是虛言更是謊言。若真心想救災,賴清德當初就不會對著災區民眾說臺軍“要軍演沒空救災”,也不會在風災期間繼續傾全黨之力推動“大罷免”。
考慮到臺美關稅問題?此話只講了一半,反而無意間泄露一個秘密:臺美關稅談判并不順利,盡管民進黨當局在對美軍購、對美投資、放寬美瘦肉精豬肉入臺等方面作出了多項巨大讓步,但仍然未滿足特朗普的胃口。這再次說明,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只會讓美國予取予求,任由美國宰割。
考慮到區域情勢?這才是賴清德“過境”紐約泡湯的真正原因,而其關鍵則是美國頂不住中方給出的強大壓力。正如外媒指出,若美國允許賴清德“過境”,解放軍可能在臺海再次舉行大規模戰備警巡或“圍臺軍演”。這是美國不愿看到且非常憂慮的。
事實上,7月30日中國國防部、外交部、國臺辦發言人都回應了相關問題,基調都是強調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要求美方慎之又慎處理臺灣問題,不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中方“堅決反對”的警告背后,有強大實力與反制措施支撐,美國人當然聽得懂。
“臺獨”頑固分子顧立雄,試圖進入五角大樓與美國防部第三號人物科爾比會晤受阻,背后的邏輯大致一樣。
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政府承諾不與臺灣地區進行官方往來,其中美國務院有一個不成文的“五黑名單”,即禁止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行政機構負責人,以及臺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防務部門負責人等5個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臺灣地區官員進入華府。相對應的,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等官員,也禁止竄訪臺灣地區。
臺灣是中國的臺灣,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中國沒有任何妥協余地與退讓空間。顧立雄無法進入華府,挑戰“五黑名單”失敗;賴清德連紐約都進不去,其競選時揚言把所謂“走入白宮”當成從政目標,注定只是永遠不可實現的白日夢。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