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15日電 臺灣行政當局發言人丁怡銘日前應詢時指一家剛獲得牛肉面比賽冠軍的店鋪使用含萊克多巴胺(一種瘦肉精)牛肉,該店主自證清白但“業績一夕掉七成”,該事件引發連環爭議。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事件發生后,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及多位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到店吃面、表達支持,國民黨原主席馬英九、現任主席江啟臣亦發聲質疑當局作為。
有民進黨籍“立委”也在社交平臺上制作內容為“名聲累積十年,掃地只需一夕”的圖片批評丁怡銘,并指臺行政機構公關危機連環發生,不只影響當局信譽,更牽扯到民眾利益。
事后,丁怡銘及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到店致歉。有評論指,此事顯出臺灣市場所流通牛肉是否曾使用萊克多巴胺不夠清楚,這進一步說明了強制標示的重要性。
“錯言”引發爭議顯出民眾對于萊豬、萊牛的焦慮。日前有調查顯示,97%的臺灣民眾反對相關進口政策。面對臺灣社會對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美牛進口的反對聲音,民進黨當局多次表示會“標明產地”。
《聯合報》15日發文表示,經月余調查,當前臺灣,從肉品源頭到末端銷售供應鏈,仍存在標識易造假、稽查人力不足等問題,民進黨當局應用心填補漏洞。
丁怡銘事后曾購百碗牛肉面表達歉意,但其消費后亮出的發票顯示使用公款,再次引發輿論譏諷。丁怡銘回復稱“習慣性”結賬,并非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