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東森新聞云”報道,臺當局“農委會”為加強農業信息應對,今年編列1450萬元(新臺幣,下同)預算對外招標,以每月4萬元以上薪資,招募至少4人進行“加強農業信息因應對策計劃”。對此,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認為,“農委會”花公款買網軍,他呼吁臺當局“監察院”、地檢署介入調查。
據報道,曾銘宗辦公室指出,“農委會”標案標號1080221Y的“2019年度加強農業信息因應對策計劃”,己在今年2月25日開標,將于4月1日決標,該案共編列1450萬元預算,外包招募主編、內容編輯、美術編輯、影音各一人,月薪至少4萬元以上,還有加班費、出差費、勞健保,以及1.5個月以上的年終獎金。據標案內容的服務建議書,小組成員負責輿情處理、素材制作、回應建議、新聞稿撰寫、制作圖卡、懶人包。此外,議題企劃與操作、素材制作及廣告投放的經費,不得低于預算金額65%,其中有爭議的是,工作內容除了在一般入口網站、關鍵詞置入外,也要應用在非廣告形式的宣傳,如PTT、Dcard、Mobile01、網紅、部落客、YouTuber等,只要與“農委會”相關言論或議題,須適時澄清。
曾銘宗表示,他在臺當局機關服務近30年,第一次看到這么夸張的標案,任何政策都可被批評、被討論,臺當局推出的政策言論,不能理性說服民眾,卻要一年花1450萬公款養網軍,在社群網絡上維護當局形象。此外,當局花錢操作PTT、Dcard等網絡輿論,上面的留言與澄清,“要如何判定是網友個人發言?還是‘農委會’買的網軍?”
曾銘宗還表示,公家機關開標招聘人員,通常比照高普考、“國科會”助理的待遇,月薪不得少于4萬元,是依據什么標準?這樣的標案有規避預算規定條例的問題,呼吁臺當局“監察院”、地檢署介入調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