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陽光照耀下,尤溪縣臺溪鄉福廷坑村綠意盎然的茶山讓人賞心悅目。“我家有15畝茶山,每年僅靠賣茶青就有5萬余元收入。”11日,村民余德峰一邊嫻熟地采摘茶葉,一邊高興地說道。
“全村幾乎家家戶戶種茶,茶產業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黃金產業。”臺溪鄉福廷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玉芳介紹說,村里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茶產業,2022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萬余元。如今,臺溪鄉成為“福建名茶之鄉”,現有茶企95家,今年預計可產干茶4200噸,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0億元。
近年來,尤溪縣大力發展茶葉、食用菌、畜禽、果蔬、油茶、筍竹等6個“10億”特色產業群,持續做強做優鄉村“一村一品”產業,農產品種類達180多種,形成“兩柑兩葉兩竹一油一稻一菌一禽”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在支撐地方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持續幫助農民增收。
記者走進洋中鎮后樓村的蘭香家庭農場,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裝料的鏟車來回穿梭,滅菌柜熱氣騰騰,工人們忙著攪拌原材料、操作裝袋機、擺放菌棒。“從菌棒的原材料制作到菌種接種等整套流程,都由農場自行完成。6月就開始加工菌棒,每天用工近40人,一共要生產約500萬袋。”蘭香家庭農場負責人楊傳應說,隨著黑木耳市場漸好,今年,他又擴大了黑木耳種植規模,設有2個種植基地,可擺放150萬袋菌棒。
據介紹,在20世紀90年代,尤溪縣就成為當時全國11個食用菌產值超億元縣之一。近10年來,尤溪食用菌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先后建成了省級農民創業園、省級現代食用菌產業園。至2022年底,全縣食用菌種植的菌類達28個,種植規模4億袋,鮮品產量達30多萬噸,產值14.51億元。
在“10億”特色產業群齊頭并進發展的大好形勢下,目前,全縣年出欄生豬35.2萬頭,出欄家禽480萬頭,肉蛋奶產量4.1萬噸;全縣建有柑橘、金柑、蜜柚、臍橙等多個產業核心區,果樹總面積9.17萬畝,水果產量10.52萬噸;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3.63萬畝,總產量24.3萬噸,總產值12.14億元;全縣油茶種植面積27.8萬畝,年產茶籽油3500噸,實現年產值9億元。
“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有好就業、高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尤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詹濤表示。尤溪縣將以加快建設農業強縣為目標,依托謝華安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支撐,持續推進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國家珍稀食用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尤溪再生稻品牌創建,發展茶葉、油茶等富民產業,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王琨 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