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激情擔當的攻堅戰,這是一份凝聚汗水的成績單——
120天,拆除舊建筑物面積約5.3萬平方米,完成征地1272.97畝,簽約房屋1256戶,簽約企業12家,清理青苗和地面物59戶,遷墳40座……
和諧征遷,梅列區僅用4個月時間完成市下達的全年征遷任務。
高位推進,一把手掛帥
全面打響攻堅戰,是實打實的沖鋒號。
市“百日攻堅”動員會召開后,梅列區將征遷工作作為全區重中之重工作,安排征遷百日攻堅競賽項目38個,其中,市重點征遷項目18個,區自加壓力安排征遷項目20個。
如果把“百日攻堅”當成一場戰役,那梅列區委主要領導就是這場戰役的“總司令”。區里成立征遷總指揮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擔任區征遷指揮部總指揮長和常務副總指揮長,11位處級領導干部分別擔任18個市重點征遷項目指揮長,帶領指揮部成員深入一線現場調度,強力推進征遷工作。區征遷指揮部下設1個辦公室和7個工作組,各項目設立臨時黨支部,抽調467名干部充實到38個征遷項目一線,對征遷工作進行排兵布陣,加強組織力量,從高位上推進征遷工作。
雙園新村24幢兩次被鑒定為D級危房,歷經22年未完成動遷,被市里列為“一號工程”。項目啟動后,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長。大家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問題,主動面對各類復雜矛盾、歷史遺留問題、群眾抵觸情緒等困難,深入一線,不到5天時間,完成了住戶情況調查摸底。項目團隊成員有的一次次入戶交朋友,有的跟隨住戶行車溝通,有的買菜送上門增進感情。大家每天大多工作到夜里十一二點,吃盒飯成常態,周末更是無休,有的連當天是幾日都一時記不清了。26戶住戶一一敞開了心扉……在短短53天時間內順利完成危房拆除,樹立了梅列征遷的標桿。
靠前指揮,征遷加速度
梅列之所以能快速、和諧有序推動征遷工作,“第一大法寶”就是領導干部靠前指揮,部門協調配合,廣大干部真抓實干,征遷工作快速推進。
徐碧新城二期征遷工作,由于征遷涉及居民樓房、沿街店面、國企、民企產權以及村集體土地等多類征收對象,情況錯綜復雜,點多、面廣,征遷工作一度受阻、進度滯后,面臨著重重困難。征遷工作能否順利完成,大家都持懷疑態度。
在指揮雙園新村24幢動遷工作圓滿完成后,區政府主要領導接過徐碧新城二期征遷的指揮棒,帶著24幢征遷工作的經驗做法,再次坐鎮指揮,并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將24幢征遷工作的經驗做法傳授給他們。抽調9個部門和街道、社區的力量,組成“兵團”,“集中辦公、集中吃盒飯、集中行動”。征遷人員天天撲在征遷一線,困了累了,就洗把臉打起精神;喉嚨啞了,泡杯胖大海繼續解釋政策;家中有事,打個電話聊表歉意……
區委主要領導也到一線了解情況,聽取方案匯報,多次召開調度會,解決一線“急、難、愁”問題,實時更新問題清單。經過49個晝夜的連續工作,順利完成歷時5年未完成的征遷任務。
陽光操作,一碗水端平
“政策口徑統一,補償標準統一,實際執行統一。”這句話深深地刻在每個征遷工作人員的心里,成為一個烙印,成為一條硬杠杠。
項目未動,政策先行。政策技術組統一負責38個項目的征遷方案把關,在每個方案出臺前,先由各項目組進行入戶走訪、幾上幾下,反復修改完善,在90%以上征遷戶達成共識才將方案報技術組評估后進行公示。
在征遷過程中,實行群眾監督、“陽光”征遷,嚴格執行征遷標準做到政策前后一致、同等情況對待一致、承諾與兌現一致,實實在在做到“四公開”,即公開征遷政策、公開補償標準、公開獎勵條件、公開選房過程,保證“一把尺子量到底”。原三農公司“矮八幢”住戶全部簽訂動遷協議后,集中進行選房,并在公證處工作人員全程監督下進行,媒體也對選房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徐碧新城二期3幢木結構的矮平房,征遷戶提出按磚混結構來補償,指揮部堅決執行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進行長時間的溝通交流,耐心宣傳和說服教育,最終讓征遷戶同意了補償標準,確保絕大多數涉遷群眾利益。
敢于碰硬,依法拔“釘子”
如果說征遷難,那么,滯留戶便是“老大難”的難題。
在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上,面對極個別借征遷之機,漫天要價、無理阻撓、拒不拆遷,經耐心宣傳和說服教育無效的征遷戶,敢于碰硬,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規劃二路征遷項目是貴溪洋組團BC區的組成部分,是貴溪洋片區路網的重要骨架,連接新市北路與小溪路段,項目道路全長1680米,為城市次干道。最后一戶征遷戶違建的房子多年來“盤踞”在已拆遷地塊上,影響征遷工作的全面完成。7月4日下午,梅列依法對“滯留房”成功拆除,全面完成貴溪洋組團BC地塊征遷工作。
便民惠民,真情贏民心
走進梅列區征遷指揮部,墻上掛著征遷戶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有的還邀請征遷工作人員喝搬家酒,征遷工作不僅贏得群眾理解、認可、支持,還達到和諧征遷目的。
征遷過程中,各征遷團隊始終堅持先交朋友、后談征遷,敞開心扉與動遷戶交朋友,并做好動遷服務工作,提前幫助住戶算好拆遷補償賬、環境改善賬、房屋升值賬、早搬受益賬。對于涉遷戶的問題訴求,逐個登記造冊,逐項落實責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窮盡一切力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問題,目前已幫助群眾解決尋找過度房源、扶持病重困難、協調歷史問題、抵押貸款、助學幫扶等實際問題203個。
徐碧新城二期征遷項目中,乾龍新村7號樓店面的承租戶黃某,因租房押金、搬遷補助費等問題,與原房東產生矛盾,長期滯留店面不肯搬離。征遷工作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一邊做雙方的思想工作緩和雙方關系,一邊幫助黃某尋找到新的店面,經過努力,沒多久黃某便同意騰房,雙方順利達成協議;雙園新村24幢原住戶江詩魁是閩運公司的老客車司機,屬特殊工種,到了55周歲就可以退休。但由于公司保存的個人檔案不完整,市社保中心無法為他辦理提前退休。這事成了他的心病,動遷指揮部為解決這一問題專門召開協調會。大家齊心協力、多方尋找,終于找到江詩魁的個人檔案,他得以順利辦理退休手續。
正是靠著這種牢記宗旨、為民服務的情懷,靠著這種不畏艱難、勇于攻堅的精神,一件件難事被破解,一道道難關被攻克,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演繹出了梅列征遷工作速度與和諧之美。(梅列記者站 肖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