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稻種制種有什么優惠政策嗎?”“‘互聯網+’農產品銷售平臺對果農有什么好處?”……2月16日,市農業局“12316”為農服務熱線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在場的2名工作人員對農戶的詢問一一給予認真回答。這是市農業局貫徹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的一個縮影。
今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任務,市農業局立足市情、農情,認真貫徹“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為目標,以加強科技創新、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扎實抓好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破解農業發展難題,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擼起袖子加油干,著力推動農業“1363”工程。打造“一區三園”升級版:永安市和尤溪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三明(沙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尤溪和沙縣省級農民創業園;打造六大特色種養基地:稻種、花卉果茶、筍竹精細加工、生態養殖、特色生態食用菌、煙草種植;打造3個平臺:“互聯網+”農產品銷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精準扶貧融資平臺,將“三農”工作落到實處。確定了“打好脫貧攻堅戰、扎實推進現代漁業產業化項目、中國稻種基地建設項目”等3項工作作為今年重中之重工作和重點項目,并明確完成時限和責任領導、責任人,強化對3項重點工作督辦,要求跟蹤辦理進度,并結合平時考核工作,在一線考察干部。
馬上落實為民服務措施,做好農技服務先鋒隊伍建設,大力加強“12316”為農服務熱線建設工作,經營好農業信息網,為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優質服務。強化項目跟蹤服務,梳理研究項目工作,向全市農業系統發出強化項目引領帶動的強烈信號,全面提升項目建設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