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資產改動委員會”,一個神秘組織;
兩百個兆億的民族資產,一筆巨額寶藏;
幾百萬的好處費,一個發財美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騙局,但還是有些人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最終被騙得“血本無歸”。近日,打著“解凍民族資產”行騙的巫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寧化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裁決。
現年已經65歲的巫某,曾因犯詐騙罪被判刑2年,出獄后好逸惡勞,無所事事。在一次打麻將時,聽人說起現在有人利用民族資產騙錢,還發了財。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回想自己16年前曾因“民族資產解凍”的騙局被騙了200元,巫某決定去騙騙別人。
為了增加可信度,巫某給自己安了兩個“高大上”的身份——皇族后人,“中華民族資產改動委員會”成員。此外,還偽造了許多中共中央最高執行委員會、中華民族資產解凍委員會、公安部、財政部的文件以及中國銀行存款證明、中國工商銀行業務憑證等等。
做足準備后,巫某天天到翠園廣場上尋找目標。2015年4月的一天,巫某在廣場上碰到75歲的伊某,兩人聊天時,伊某抱怨說自己腰部受傷一直不見好。巫某乘勢請伊某到自己家上藥。期間,巫某聲稱自己目前專門從事解凍民族資產的工作,孫中山時代留下200個兆億的‘民族資產’,在井岡山存有很多的黃金、美元、馬克、珠寶,這些寶藏由“中華民族資產改動委員會”保管。現在需要解凍這筆資產,由民間力量共同出資,承諾事后按照出資的多少,獎勵出資人,并辦理人身安全證、資金來源證,頭等獎500萬美元、二等獎400萬美元,還發制服,人老了有退休金等。見伊某將信將疑,巫某拿出了準備好的文件,看著證件上的各種紅印章,伊某據此信以為真。
隨后,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巫某分別以民族資產解凍需要辦證、路費、伙食費、打點等理由,以十倍返還為誘餌向伊某要錢,伊某先后8次交給巫某33000余元。
2016年6月,當巫某再次向伊某索要錢財時,發現伊某積蓄用光,繼而準備將目標轉向下一個被害人。由于給予好處的承諾一直沒有兌現,巫某也杳無音信,伊某方知上當受騙,趕緊向公安機關報案。
檢察官提醒:“民族資產解凍”是一種老話題新類型的詐騙案件,基本通過人帶人、人傳人的方式進行,詐騙的對象多數是老年人,對象相對單一、隱蔽性高、查處難度較大。由于涉案金額大,往往給受害人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千萬不要再被此類騙術所蒙蔽,巨額回報的誘惑往往都是陷阱,遇到類似情況要及時報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吸睛”更“吸金”,有福之州何以萬商云集2025-05-20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