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濱公園通過這幾年的改造,綠樹成蔭,青草泛綠,空氣清新,就像自己家的花園一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呆多久就呆多久。”5月30日清晨,67歲的退休工人黃靜,看著公園一側的青草綠樹紅花,心情格外舒暢地說,這都是永安市園林管理處把園林綠化當“主業”進行“深耕”所帶來的變化,讓全城百姓都能共享城市綠色“福利”。
近年來,永安市園林管理處以公共綠化為重點,合理規劃布局城市中心區公園和小型公園綠地,先后完成了將軍山森林公園、自行車生態公園、霞鶴天然生態公園、萬竹山公園、燕江兩岸城市慢線等公園綠地建設。同時,結合道路綠化、河道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抓好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交通主干線沿線一重山、沿溪沿河一重山、環城市周邊一重山的“兩沿一環”城市片林建設,并根據綠道網結構,充分利用巴溪河、燕江穿城而過的天然資源優勢,規劃自洛溪村至桃源洞景區全長約20公里的城市慢線項目,通過植樹、綠化、地形塑造,將慢線景觀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打造具有特色的濱水景觀空間。
與此同時,永安市還結合房地產開發,捆綁小區綠地建設,加強對新建小區的綠化設計方案評審及驗收工作,明確要求新建小區綠地率不得低于30%,老舊小區改造綠地率不得低于25%,小區景觀建設突出植物造景,喬灌草相結合,設置綠地夜景設施等,深挖綠化“主業”潛力,提高園林綠化管理的廣度和深度。
在抓好城市公園、住宅小區綠化的基礎上,該市又大力加強城市道路綠化,著力豐富道路變化層次,注重品種引進和選擇搭配,提高道路綠化標準,堅持主干道兩側樹與花壇、綠地巧妙結合,常綠與落葉、花灌木與色葉樹種合理搭配,基本形成了步步見綠、路路有景、景隨步換的城市道路綠化新格局。
近三年來,永安市已累計投入資金1590萬元,完成了埔嶺片林、尼葛片林、霞鶴片林、南山公園勞模林、巴溪沿河景觀片林等10處片林種植,新增片林面積約79.85公頃;投入資金3000萬元,完成了一期全長2.4公里的石門橋至泉三高速永安南站連接線沿河西側城市慢線建設,種植1000余株藍花楹,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紫色林蔭大道;投入資金9200萬元完成了凱城華府、香樟花園、金色藍庭等20個小區的綠化建設,新增小區及單位綠地面積約29.13公頃,小區綠化明顯提檔升級,實現了居民“出門見綠”的生態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