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狀元巖
位于泰寧縣城北郊長興村,離城區11.7公里,臨近上清溪。
狀元巖位于泰寧城北郊,距泰寧縣城12公里。漂流完上清溪,從下碼頭上岸,行不多遠,就到了狀元巖景區。景區內林木蔥郁,環境幽雅,屬原始次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也許是因為這塊丹霞圣地充滿靈氣的緣故,這里還生長了部分熱帶雨林植物 。
2、泰寧風景旅游區
泰寧是新興旅游區,旅游資源極為豐富。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大會上,泰寧榮膺世界地質公園這一世界級品牌,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后的第二個世界級旅游區。泰寧又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優秀旅游縣、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單位,還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游經濟開發區、省級旅游度假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面積492.5畝,目前已開發金湖、上清溪、狀元巖、貓兒山、九龍潭、金龍谷、泰寧古城七大景區,以水上丹霞、峽谷群落、洞穴奇觀、原始生態為主要景觀特點,集奇異性、多樣性、休閑性、文化性為一身。有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完美結合的百里金湖,有天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峽谷深切曲流,有狀元名士深山苦讀的丹霞巖穴,有“閩中雄嶠”的福建境內第二高峰金鐃山,有被譽為“峽谷大觀園”的金龍谷,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書第古建筑群,有“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懸空古剎甘露巖寺,有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林戲等。此外,泰寧還是全國21個中央蘇區縣之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等都曾在此指揮紅軍作戰,留存有紅軍街、東方軍司令部舊址等大批革命歷史遺跡,2004年紅軍街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之一。]
2009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會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將“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所有材料報送世界遺產中心,泰寧和崀山等全國6大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正式成為我國2009年“申世遺”提名地。
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歷史構造演化的理想場所;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人文歷史積淀深厚。有關方面表示,福建省力爭通過申遺實現當地旅游產業真正轉型升級,提升旅游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最終將泰寧建成一個國際性的旅游目的地。
3、泰寧尚書第建筑群
位于泰寧縣城區勝利二街福堂巷,與世德堂、李氏宗祠共同構成尚書第建筑群。旁有勝利一、二街及紅軍街等較有代表性的老街道。尚書第建筑群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保持了明、清以及民國至今的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濃縮了古代建筑的生活場景;周圍亦有城中留存的老街及古代民居。
4、泰寧古城
泰寧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方圓面積226.5平方公里。不僅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還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筑物,是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
泰寧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方圓面積226.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含同興社經濟合作社)、6個居委會、172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93萬人。交通便捷,四條水泥、柏油公路直通毗鄰的邵武市、將樂縣、建寧縣、武夷山飛機場、江西黎川縣、特別是銀福高速公路縱貫境內、到三明只需1小時,進一步拉近了與省內外的時空距離。
5、甘露巖寺
甘露巖寺位于福建省泰寧縣境內的泰寧風景名勝區金湖西岸,長灘人形山西側,始建于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歷史,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獨特結構建筑,是海內外久負盛名的巖寺之一,上世紀50年代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大金湖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后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巖四個紅色盆地。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215.2km2
7、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西北的三明市泰寧縣,面積有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平方千米。由石網、大金湖、八仙崖、金鐃山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游覽區組成,公園以典型青年期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火山巖、花崗巖、構造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跡,是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
曾先后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
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泰寧地質公園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8、峨嵋峰自然保護區
泰寧峨嵋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省泰寧縣的西北部,地處閩贛兩省一市三縣交界處,地跨新橋鄉、杉城鎮、大田鄉和國有水源采育場1場3鄉。峨嵋峰是省級自然保護區,因山勢類似四川峨嵋而得名,是大金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樹老藤、奇花異草、絕壁險峰、灌木草地、飛禽走獸、蟲鳥蟬鳴、流云飛霧,是峨嵋峰的寫照。其主峰海拔1714米,有公路直達峰頂。“松濤、云海、日出”是這里的三大奇觀。另有高山天池、天然寬闊草地等自然美景。
9、天臺巖寺(李家巖禪寺)
位于泰寧到寨下大峽谷的中途,從縣城出發只有十公里車程,距公路邊不足2公 李家巖原名“天臺巖”,明末李春燁曾在此苦讀,后官至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于是后人便以“李家巖”稱呼此地。而天臺巖寺就是他靜心讀書的地方,所以也被成為“李家巖禪寺”。
10、九龍潭
九龍潭風景區位于福建省泰寧縣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北部核心區,距離泰寧縣城約15公里,距離泰寧火車站約19公里,距離高速公路泰寧收費站14公里,與上清溪、紅石溝、和狀元巖毗鄰,因四周九條蜿蜒如龍的山澗泉水匯聚潭中而得名。九龍潭是組成密度和復雜度最高的一片中國丹霞峽谷群,是泰寧青年期的丹霞地貌發育的典型地區,融湖、溪、山、谷、巖、峰、溝多樣變化,號稱“泰寧丹霞山水微縮明珠”。
11、寨下大峽谷
該景區處在福建邵武至廣東河源的地質斷裂帶上,是在距今約6500萬年的裂陷盆地的背景下形成、發展起來的青年時期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其深邃幽長,丹崖斑斕,奇險峻秀,谷內植物茂密,藤蘿攀巖附樹,流水潺潺,恍若世外桃源。寨下大峽谷景區是擬建中國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大金湖園區的重點景區,為泰寧“申世”專家考察評審的重點科考景區。位于杉城鎮與大田鄉交界處的際溪村,距縣城16公里,景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因該景區似一條巨龍盤臥而得名。 12、金溪新湖
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位于武夷山脈南端泰寧縣境內。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沙而得名。1980年,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建成投產,而高78米,長253米的電站大壩則將金溪攔腰截斷,在上游形成了一個全長60余公里、湖面5萬多畝、庫容8.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
13、上清溪
上清溪位于泰寧東北部,金湖的上游,從縣城到上清溪大約22公里。它得名于道教,“上清”是道教“三清境”即太清、上清、玉清之一,后來被廣泛用于指“仙境”,漂游上清溪最大的感受就是如同進入了人間仙境,讓你飄然欲仙,超凡脫俗。
14、貓兒山
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福建三明泰寧縣境內,瀕臨金湖十里平湖景區,是大金湖旅游線上一顆璀璨明珠,公園面積2560公頃,主要景區有金貓山景區,鶴鳴山景區,黃家湖景區,平湖景區。
15、泰寧地質博物苑
地質博物苑位于縣城湖濱路百竹園內,占地面積120畝,總投資550萬元,是“申世”迎檢重中之重項目。地質博物苑由服務中心、管理中心、展示區、園內綠化四個小區組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第二屆中國(武夷山)竹業博覽會開幕2025-05-1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