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溪縣城陳家巷5號,有一對年至耄耋的夫妻——80歲的陳水朋和75歲的王水秀。一個是縣一中退休干部,一個是家庭主婦。兩人原本都到了安享晚年的歲數,然而,因為30年前雙方的母親被相繼接到身邊安養,他們開始了長久的服侍生涯。現在,兩位母親一位102歲,一位101歲,身體狀況都不好,夫妻倆始終盡孝床前。他們的孝行在街坊鄰里成為美談。請看——
有陽光的日子,陳水朋與王水秀就會讓兩位百歲母親出來曬太陽。
A 給岳母一個好的晚年
陳水朋與王水秀年輕時性格都很“沖”,常因瑣事爭吵,甚至走到離婚的邊緣。
1985年,妻子將年事已高的岳母接到家中,他便斷了與妻子離婚的念頭。
他同情岳母。
陳水朋岳母名羅秀蓮,一生命運多舛,年輕時嫁給一位王姓農戶,生了3個女兒。因家境困難,大女兒3歲時被送了人。后來,她又生了王水秀與小女兒,小女兒出生不久后夭折。接著,其丈夫又不幸亡故。為了生存,她改嫁至蓋洋鎮林地村的連家山,很快又在連家生了3個孩子,不料3個孩子都相繼病歿。而丈夫至40歲又因病撒手人寰。
一連串的打擊讓羅秀蓮崩潰了,她開始精神恍惚,行為異常。后來,連家親戚中的一位男孩被過繼給她做兒子。
隨著年事漸高,羅秀蓮的病情益發嚴重,常私自外出,讓家人難以找尋。王水秀是老人一直帶在身旁的孩子,成年后嫁給陳水朋,便與丈夫一同居住在縣城。王水秀很孝順,隔三差五就會回娘家看望母親。后來,她見母親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及考慮到住在農村的種種不便,就與丈夫商量將母親接到身邊照料。
老人初來時生活尚能自理,但漸漸地,發展到吃喝拉撒都需要人幫助的地步。
“她有肺及心臟的毛病,一旦住院了,就得由我們夫妻倆每天輪流在醫院照顧。她常常拉肚子,有時一天10多趟弄臟了身子,這時,我妻子就要不停為她擦拭,而我也要幫忙做清潔工作。有時又遇便秘,老人自身無法排便,這時又得由我妻子用手去將穢物摳出。”陳水朋說。
2012年,老人不小心在臺階上摔跤,造成左手腕的兩根骨頭斷裂。因為年邁,老人無法手術,他們四處尋找民間醫方為老人敷治,平時則常買些豬骨頭、鴿子、豬心等煮給老人吃。無論是在醫院治療還是在家中安養,陳水朋都和王水秀一道端屎端尿,盡心侍候老人,一年后,老人身體終于痊愈。
去年春季,老人又一次不慎摔壞大腿,癱瘓在床。為了照顧老人,王水秀常常夜不能寐,一晚數次起床照顧。在夫妻倆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現在已能蹣跚走路了。
B 照顧母親義不容辭
在陳水朋接回岳母10多年后,他80多歲的母親劉文軒也被接到這個家中。
陳水朋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二弟多年前已去世。大弟退休居住在外地。陳母原來是與四弟生活的,后來,因為四弟忙于生意,家中乏人照顧老人,幾兄弟便商議由陳水朋及四弟一人一個月輪流照顧老人,大弟定期寄些生活費,小妹則抽空回家幫忙。
“母親來前,也因摔倒導致了行動不便,同時還患了老年癡呆癥。”陳水朋說,“每輪到我們照顧母親的這個月,我和妻子就又分工又合作。平時喂食、身體清潔等各自以自己的母親為主。兩個媽媽一起在這兒的日子,我們總是提心吊膽的,唯恐有什么閃失!”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水朋與王水秀的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了。陳水朋患有痛風、尿結石、骨質增生等疾病,而王水秀則常受風寒、關節炎之苦。但是,因為有兩位需要照顧的老人,他們都盡力讓自己“活成健康的樣子”!
C 晚輩說:他們是榜樣
陳水朋一家的生活不富裕。
他有三個兒子。老大與老三都下崗了,現在僅靠做些零活維持生活。經濟狀況較好的二兒子于2013年患肝癌去世,治療花去了40多萬元。在此期間,陳家二老為了兒子也花盡了自己的積蓄并且欠了債。
他們的孝行及困窘的經濟狀況,親友們也都看在眼里。大凡兩位老人有事,兄弟們也都會盡力扶助。尤其是陳水朋的弟媳與妹妹,常常一起出力。但兩位老人只要自己能做的,他們都盡量自己做。
2013年及2014年,羅秀蓮與劉文軒相繼迎來了百歲大壽。陳水朋的弟妹們與王水秀的連家弟弟體恤他們的困難,讓他們不要負擔老人做壽的花銷。然而,兩位老人還是為母親壽宴送上壽金。尤其是2013年為岳母作壽時,正遇上他們的二兒子過世不久,他們藏起了心中的痛苦,打起精神與兄弟們為母親做了個圓滿的壽筵。
對于二老的舉動,陳水朋的兒媳李珠美說,公公、婆婆確實是非常好的長輩,也是我們的榜樣。“尤其是公公,能這樣一心一意地對待岳母,真的是難得啊。另外,擁有兩位百歲老人是我們家的福氣,我們都希望她們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她說。(記者 傅黎明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