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之際,在省城的10所小學中,教師隊伍“陰盛陽衰”依舊,有小學男女教師比例高達1比10。山師附小相關人士介紹,“我們學校51個班,沒有一個男班主任。”
“濟南城區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應引起足夠重視。”早在今年濟南兩會上,濟南市政協常委、市青少年宮高級教師孫建軍曾提交提案,稱應當適當增加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男性的比例。
新學期開始了,小學老師中,“陰盛陽衰”依舊,鮮見男老師身影
有的小學男女教師比例達1比10
8月31日,濟南歷城區實驗小學組織新生和家長報到。“我們學校一共120名老師,其中13個男老師,107個女老師。”當校長郭淑慧介紹到學校的師資情況時,臺下的家長都笑了。
歷城區實驗小學的情況在濟南非常普遍。濟南市光明街小學校長夏存華介紹,全校38名老師,算上校長一共7個男的。“小學的男女教師比例有個二八定律,男老師占兩成,女老師占八成。”
而在現在,能達到“二八定律”標準的學校已然不錯了。濟南燕山學校小學部,今年新進了4名老師全是女的,目前全校145名老師,男老師只有13人,女老師為132人,男女比例高達1比10。在這種情況下,體育課這種“男教師自留地”也保不住了,天成路小學的3名專職體育老師都是女性。
與此同時,各學校新進男教師的數量也是鳳毛麟角,十畝園小學政教主任介紹,“印象中學校已經七八年沒進過男老師了。”
根據探訪,在省城的10所小學里,男教師不僅數量少,從事一線教學,特別是語數外等“大科目”教學的人更是稀缺。“男老師主要集中在體育和電教崗位。”省實驗小學工作人員表示。而天成路小學僅有的6名男教師中,還包括書記、副校長和后勤主任3名行政人員。
男孩子女性化影響已經顯現
男教師數量少、重要學科教授者更少的現實,使得班主任隊伍中“女王”盛行。“山師附小本部一共51個班,沒有一個男班主任。”山師附小宣傳交流處主任王文彬說,新學期開始后,班主任隊伍成了清一色的“娘子軍”。
男班主任在其他學校也很“稀罕”。整個學校不見男班主任身影的比比皆是,比例最協調的省實驗小學,30個班里也只有6個男班主任。
如何利用這些珍貴的“資源”,很多學校也費了不少腦筋。“23個班只有2個男班主任,一個帶四年級,一個帶五年級。四年級以下的班都是由女班主任帶。”在經七路小學,低年級段班級全部由女老師負責。“男、女老師在課堂風格上也不一樣。男老師粗中有細,講課比較幽默。女老師更加細膩、有耐心。”劉志偉說。
“通常來說,一年級新生或低年級的孩子更傾向于安排給女班主任。”胡愛紅介紹,舜耕小學40個班里也只有3個男班主任。
天成路小學大隊輔導員耿雙表示,安排女老師當班主任,常年以來似乎已經成了慣例,時間長了,大家對女老師當班主任都覺得理所當然。“男老師和女老師當班主任都各有利弊,之所以現狀如此,還是男老師少,學校也無奈。”光明街小學校長夏存華說。
采訪中,多名學校老師都表示,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其實不利于學生的性格養成和發展。“男孩女性化,對孩子成長的不利影響已經顯現。”夏存華表示,這和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不無關系。
師范生男女比例就已失調
舜耕小學校長胡愛紅認為男女失調與現行的教師招聘制度有直接聯系。以天橋區教育系統招聘為例,今年共招聘新教師69人,男教師只有6人。
“現在教師招考首先要通過筆試,在教師考試中,女生更擅長。所以,經過筆試就會淘汰一批男性應聘者。本來參加考試的男生就少,通過筆試、進入面試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說,從教師入口處,就已經出現了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在招聘的更上一級,男教師少的情況早在教師培養的環節上就已顯露端倪。8月31日,山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班的一名學生表示,全班50名學生中只有2名男生。據了解,在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2012級漢語言文學師范類專業中,共有學生267人,其中男生只有26人。
具體來看,此專業本科共有5個班,人數分別為50人、57人、53人、52人和55人,而男生的人數分別是2人、4人、9人、4人和7人。
在曲阜師范大學,以去年畢業的學生為例,本科畢業生共有7089人,其中男生2592人,占37%;女生4497人,占63%,男女生比例約為1:1.7。在這些學生中,去中小學就業的比例占到了26.6%。
而從全省范圍看,師范類學校女生較多的現象也很明顯。據我省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省內具有師范類學生培養任務的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4所,去年的畢業生達到了36390人。其中有男生9552人,女生26838人,男女比例為1:2.8,個別專業男女比例甚至能夠達到1:44.5。這其中,教育行業是他們的首選,比例達到了三成多。
更“雪上加霜”的是,從就業率來看,女畢業生的就業率為71.30%,比男生的高出3.75個百分點。“女生本來就多,就業率又高,女教師占多數也就不奇怪了。”某學校領導表示。
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對男教師吸引力
濟南市政協常委、市青少年宮高級教師孫建軍在今年濟南兩會上提交提案,稱濟南城區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應引起足夠重視。
“小學教師工作對男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大,付出不少但待遇不高。”某小學老師表示,在傳統觀念中,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支柱的角色,也就是常說的“養家糊口”,而現在大多數小學教師的收入、待遇并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所以很多畢業生不愿意來小學當老師。即使當了老師,有的也會因為待遇問題離開。
業內專家也表示,中小學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不占優勢,很多男教師不愿意到中小學任教,來了之后也經常跳槽。
緯二路小學校長煙文英建議,真正改變目前城區學校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的現狀,還需要相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改善老師的待遇,并抬高當老師的門檻。“社會地位、收入水平高了,教師這一職業受人尊重,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報考師范類院校,并加入到教師的隊伍中來。”
“目前的尷尬現狀一時也難以改變,但必須要重視起來。而且這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校長夏存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