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未直接提及房地產調控
專家解釋,公報一般不會涉及到具體行業
與外界期待有所不同,此次三中全會公報未直接提及“房地產調控”。業內人士昨日對南都記者分析,未涉及并不代表不改革。公報中所提及的“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以及財稅體制改革等舉措,都將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
歷次公報均未直接提樓市
南都記者統計,事實上,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歷次三中全會公報,均未直接提及房地產市場。但在會后公布的《決定》中,有的則會涉及,比如十四屆三中全會后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就提出“規范和發展房地產市場”,并指出了具體改革措施。
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和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顧云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都表示,公報是全會通過的決定的高度概括,著眼于全局性改革,不會涉及到任何一個具體的行業。
“未涉及并不代表不改革”
陳國強和顧云昌認為,雖然三中全會沒有具體提及房地產調控,但公報中部署的全局性的改革措施,毫無疑問是適用于房地產業的,將對房地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三中全會召開前的中央政治局學習(10月29日)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已明確強調,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系、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
顧云昌表示,這一講話,也正說明了中央對住房問題的政策方向,即政府為主提供住房保障,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
陳國強認為,通過一系列舉措,中央對房地產新政的思路和指向也可見一斑。目前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或分區差別化調控的思路已經逐步明確,不同城市和不同的區域市場要立足于當地市場狀況出臺針對性措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