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8月30日消息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醫聯體建設工作情況發布會上了解到,到2020年,新疆將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初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2017年以來,新疆積極推進城市醫聯體、縣域醫療共同體、跨區域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四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構建起了層級清晰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目前,全區96個縣(市、區)均組織開展了縣域醫共體建設,組建縣域醫共體121個;全區先后成立12個自治區級專科聯盟,全區分層級建設遠程醫療協作網74個。
通過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進一步解決了群眾看病就醫難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區39家公立三級醫療機構下轉患者18.55萬例次,較2017年同期增加7.8%。2018年全區縣域住院就診率達到85.5%。為落實基層首診提供了保障,為脫貧攻堅助力健康扶貧奠定了基礎。
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巡視員張剛強介紹,通過加強醫聯體內專科幫扶,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新技術的承接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疆所有貧困縣和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縣縣級醫院實現了對口幫扶100%全覆蓋。各支援醫院通過‘以院包科’、‘師帶徒’等多種幫扶形式,使受援醫院管理能力、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張剛強說。(記者蔣雪嬌 見習記者陳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