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查看貼在墻上的各項懲罰標準,有扣0.5分的小項,比如沒有懸掛證件、庫房記錄不按規定填寫,還有一次扣12分直接開除的大項,比如使用過期食品、無健康證的情況下上崗等。如果將垃圾與其他物品混放、私自外購食品添加劑或工業火堿等,門店經理會被直接扣掉50分。
不僅是重新開業的勁松店,海底撈其他門店也被總公司要求執行更為嚴格的考核制度以及明廚設置。海底撈紫竹橋店店長:
紫竹橋店店長:包括我們部門經理的話到后廚都得戴網帽,咱們針對那個事件的話每一點都進行了整改,包括那個掏下水道的我們都會有專門通下水道的用品用具。然后員工的話,如果要去后堂要戴網帽,避免頭發掉下來。前堂的話我們所有的擺餐具都必須戴一次性手套,要求特別嚴格。
在硬件沒有升級改造的馬家堡店,后廚經理告訴記者,餐飲行業很大,人員很多,只有形成了好的員工習慣,才能持久下去:
后廚經理:針對這些問題,我個人最大的經驗就是,這些都是員工操作行為習慣造成的,所以我們要從員工的行為習慣抓起,只有把員工的習慣、素質提升了才不會導致問題的發生。在哪家飯店也沒法保證不發生小問題,但加強員工的行為習慣、提升員工素質、業務操作流程提高之后,就不會導致問題。
再好的制度,也得有一以貫之的決心。重新開張的海底撈用軟硬兼備的措施試圖挽回消費者的信任,但這些措施能不能始終堅持下去,這些標準能不能一直貫徹下去,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這根弦能不能時刻緊繃著?這些問題,才是對餐飲企業真正的考驗。整改可以雷厲風行,但要重塑信任,絕非一朝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