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維修電腦,是一門手藝活兒。如果失去雙手,還能靠這門手藝為生嗎?
余明愛的答案是——能!
昨日,2017年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在江北區石子山體育公園拉開帷幕,來自巫溪縣的肢殘選手余明愛,報名參加了計算機維修組比賽。作為該組唯一一位沒有雙手的選手,他被現場觀眾用流行語“厲害了我的哥”稱贊。
別的選手陸續走出賽場,余明愛還在堅持。
需要擰緊螺絲時,他就把兩個臂膀合攏夾住起子,用力一陣搓
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設有電子計算機維修工(計算機組裝)、廣告設計師(海報設計)、服裝縫紉工(服裝剪裁)、保健按摩師(盲人按摩)、封面攝影、茶藝師、手工編織等10個項目,吸引了160余名選手參加。
如果看不見,可以參加盲人按摩賽;如果聽不見,可以參加攝影、編織等比賽……如果失去雙手,偏偏要挑戰計算機維修,這多少讓人難以置信。
上午9時許,比賽正式開始。余明愛坐在座位上,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兩個臂膀把裝有硬盤等各種配件的紙箱夾起放桌子上,再用臂膀嫻熟地從紙箱中夾出所需的配件。需要擰緊螺絲時,他就把兩個臂膀合攏夾住起子,用力一陣搓。
工作人員介紹,比賽限時3小時。選手們需要完成計算機組裝、系統安裝及配置、裝機報告三個部分,共有18處考核細節。
余明愛的比賽桌上,比其他選手多了一包紙巾,這是他申請來的。因為比賽每隔10分鐘,他都要擦一次汗水。
“每天大約兩三單生意,一個月大約四五千元收入”
比賽過了1小時,已有兩位選手完成組裝走出賽場。余明愛用余光看了看其他選手,作為一名從業7年的電腦維修工,今天似乎有些怯場。他再次夾起一張紙巾擦起汗水來。
“平時干活兒沒這么急,今天可能著急了點,所以老是出汗,又擔心汗水流下來滴到主機箱里,所以要不停地擦。”余明愛賽后接受重慶晚報記者采訪時解釋。
今年42歲的余明愛是巫溪縣上磺鎮人,10歲時因一場意外失去雙手。7年前,他接觸到電腦維修,培訓三個月后便出師,如今在鎮上開了一家電腦維修門店。
電腦零部件比較多,維修又是一門手上活計,作為一名沒有雙手的肢殘人,為何會選擇這門職業?余明愛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自己曾經也很迷茫,不知道失去雙手后還能做什么職業,擺過攤賣過百貨,由于需要經常進貨,身體吃不消。后來,經巫溪縣殘聯介紹參加了電腦維修培訓,學了這門手藝謀生。
“每天大約兩三單生意,一個月大約四五千元收入。”余明愛說,門店只有他一個人經營,因為鎮上對電腦維修的需求量沒城市大,自己能應付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