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3點
華西醫院的醫生從成都出發
地震發生后,九寨溝縣部分地區出現了停電的情況,國網四川電力公司啟動應急響應,調整當地電網運行方式,努力恢復因地震導致中斷供電地區的電力供應,立即調集綿陽、德陽、成都的應急發電車,隨時準備出發趕往災區。到了23點20分,九寨溝縣城全部恢復供電。
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消息也迅速傳播,23點左右,華西醫院的醫生就從成都出發趕往災區,但因為路途較遠,所以8月9日早上9點多才趕到了九寨溝縣人民醫院。隨隊的盧醫生說:“我們到的時候縣人民醫院收治患者較多,差不多有190余人。”
盧醫生稱,地震發生后,華西醫院派出的醫護人員經由兩路趕赴災區,并且隨救護車自帶了充足的醫療物資和后勤補給,“我們一路是汽車,一路是乘飛機到九黃機場,再往震中走。”
地震發生以后,武警四川總隊阿壩支隊近300人來到九寨災區,“我們跑步過來的”,在疑似埋有失聯人員的漳扎鎮天堂大酒店,阿壩武警39人的應急救援中隊攜帶支撐氣球、多功能鉗等救援裝備分批進入現場。
有消息說,九寨洲際天堂大飯店里面有十幾個失聯人員。現場指揮搶險搜救的武警阿壩支隊一大隊教導員介紹說,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救援搜索,截至9日16時,武警部隊應急救援中隊暫時還沒有發現失聯人員和生命跡象。
8月9日2點
村民搬柴火為室外避震游客取暖
高原地區的晝夜溫差很大,地震發生后的夜里,很多震區的居民都是在室外過夜的,“晚上不時還會出現余震,我們是本地人,比較習慣了小的地震,所以入夜之后就回到了房子里,但是很多外地游客都沒有經歷過地震,所以比較害怕,晚上都不敢住在房間里。”家住九寨溝縣的張鳳強說。
九寨溝縣漳扎鎮干海子村村民周女士說,入夜之后,當地的村民自發將自家的板凳和棉被搬了出來,周圍旅店也將低樓層房間的棉被搬到空曠的草地上,供外地游客和本地村民使用。
干海子村左右環山,早晚溫差較大,“村民們還搬來柴火,和游客圍坐在一起烤火,餐館也把食材貢獻出來,直接在火上烤了填肚子。”周女士說,“我們這邊之前也有過地震,大家就比較鎮定,幫忙安撫游客,讓他們冷靜下來。”
這個夜晚,導游楊嫻帶著17位游客睡在了大巴車里。她的這個旅行團中還有很多孩子,晚上住在大巴車上很難入睡,“孩子們很聽話,也沒有吵鬧,就這樣我們熬過了一夜。”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村中有一些2008年汶川地震遺留的帳篷篷布,村民還有自己修建房子剩余的鋼管,當晚許多人臨時搭建了帳篷,大家三五戶人家聚集在一起共用一個帳篷過夜。
8月9日6點
救災車隊長龍進震區
天亮了,當地的餐館煮了雞蛋,免費分給村里的老人和小孩,當地的水源因為地震被污染,超市也以低價出售瓶裝水和泡面。
“早晨6點,我們接到了旅行社的通知,讓我們撤出震區,旅行社給我們推薦的路線是北線,也就是從九寨溝縣到甘南,然后到蘭州,但是后來和當地政府溝通后了解到,這條路有塌方,所以改成走東線,直接從九寨溝縣到成都。”楊嫻說。
2008年汶川地震時,楊嫻剛好也在九寨溝帶團,“當時我們在棧道上,地震過后,手機一下子就沒有了信號,直到撤出了景區才從收音機里了解到汶川發生了那么大的地震。這一次地震以后手機信號沒有中斷,能夠和外界溝通,所以會比較安心。”
一路上,楊嫻和她所帶的團隊行程都比較順暢,“往外撤的都是旅行團和自駕游的車輛,朝著震區方向的都是消防和部隊以及救護的車輛,一眼望不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