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規定能否落到實處?記者在西安街頭實地走訪發現,保潔員、停車收費人員普遍需冒著高溫工作,并不能因溫度超過40℃就休息,而建筑工地在中午到下午一般會停工休息一陣子,但工地打工者稱工資要到年底才能結算,沒見過什么高溫補貼。
停車收費人員普遍需冒著高溫工作。本文圖片 華商網
走訪背景:西安三天連續發生三起猝死事件
7月以來,我省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0℃。根據來自陜西省專業氣象臺的數據,西安最高氣溫7月20日為40.7℃,7月21日達41.1℃,7月22日達41.5℃。
據媒體報道,從7月20日到22日,西安連續發生了三起猝死事件:
7月20日中午,一名50多歲男子在雁環中路突然倒地猝死,據死者表外甥說,他們是從陜南來西安打工的,雖然近期西安酷熱難耐,為了多掙點錢,他們仍不斷做活謀生,事發當日他沒有一起去做活,沒想到表舅在干完活回來的路上出了意外;
7月21日凌晨1時許,西安城南杜城村,一名40多歲男子倒在距租住屋僅幾米的二樓樓梯上,醫生懷疑因熱射病死亡;
7月22日下午5時,西安城西豐鎬東路上,一男子倒地之后很快沒了知覺,120急救醫生趕到時,該男子已沒了生命特征,初步懷疑還是熱射病。
相關規定:40℃以上應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針對今年夏季極端高溫天氣,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溫天氣應對工作,婁勤儉書記、胡和平省長作出專門批示。7月12日,陜西省人社廳發出關于做好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嚴格執行高溫條件下室外露天作業時間規定:
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夏季防暑降溫費和高溫補貼標準仍執行2015年相關文件政策。防暑降溫費執行范圍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崗工作人員。其中,從事室外作業人員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員每人每天10元。發放時間從每年 6月15日至9月15日,其中陜北地區執行時間為6月15日至8月15日。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發放標準為每人每天25元。發放時間從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
停車收費人員:完不成任務是要倒貼工資的
在烈日暴曬的環境下,除了保潔員,停車收費人員也很常見。
在西安市新城區星光一路,道路兩邊劃有很多停車位。一名50多歲、姓李的男子,脖子和胸口被曬得黑紅,拿著停車計費設備跑來跑去。記者攔住他,想要和他聊幾句,被他的領導——另一位同樣著裝的人員制止了。這位男子很不耐煩地說,不愿意接受采訪,有什么事問公司去。另一位坐得比較遠的收費員想要對記者說些什么,也被這位貌似“領導”的男子制止了。
在西影路中段中段新疆三所公交站附近的路邊停車位旁,一名停車收費人員坐著歇息,顯得很疲憊。這位姓陳的師傅告訴記者,不論再熱,他們也都必須要上班的。因為收費是有任務的,如果完不成就要倒貼工資。平時喝水是要自己買的,7月21日西安市機動車停放服務中心的領導來給他們發過一次水。另外,當天還給他打了240元,可能是上個月的高溫補貼。
保潔員:凌晨3:30要到崗 17:30才能下班
那么,這些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規定能否落到實處?
據來自陜西省專業氣象臺的數據,7月23日西安最高溫度為40.7℃。而根據問天網的氣溫實時數據,23日下午從13時到15時,西安整點平均實時氣溫分別為38℃、39℃、40℃,華商報記者特地在這段時間進行了街頭實地走訪。
華商報記者發現,一天中最熱的時候,街上最常見的就是保潔員。在公園南路、星光一路、西影路中段等處,華商報記者見到了多名堅守崗位的保潔員。
13:40,在公園南路南段公交站附近,女保潔員趙師傅戴著草帽、護袖,拿著工具仔細地查看路面,連一個煙頭不敢放過。她說自己60歲了,干保潔員有一年時間,盡管天氣熱,但自己負責的路面上如果有了垃圾是必須要清掃的,所以即便超過40℃也是沒法休息的。中午單位一般會給提供綠豆湯喝,前段時間給發了降溫物品和藥品,至于高溫津貼還沒領。
14:00,在星光一路,58歲保潔員劉師傅冒著大太陽到處巡查,在撿地上的塑料瓶。
14:45,在西影路中段,保潔員張師傅也同樣堅守在崗位上。可能因為太熱,他把衣襟撩起來的時候,記者看到他身上長滿了痱子。帶著草帽,他同時又用一塊濕毛巾頂在頭上降溫吸汗。他說自己54歲了,租住在王家村,因為天氣太熱晚上干脆睡地板,但感覺還是熱,就用水潑一下再睡才能感覺涼快點。而且房子上面的石棉瓦破損了,下雨天會漏水。他每天凌晨3時30分要到崗,一直工作到上午10時30分回去吃飯休息。然后,11時30分就要再次到崗,一直工作到17:30(早班)或者18:30分(晚班)。一個月工資是2450元,夏天會發一些高溫補貼,冬天有一些取暖補助。至于降溫費到底是多少錢,因為平時工資由孩子代領,他不是很清楚。
張師傅的同事、一位中年女保潔員介紹,上個月發了2620元,比平常多了170元,這里面有沒有高溫津貼不清楚;還發了兩回東西,有白糖、綠豆、酸梅粉、飲料、花露水和降火中成藥。對于日最高氣溫超過40℃停止露天作業,超過35℃以上高溫天氣露天作業每天要發25元高溫津貼的規定,他們都說不清楚。不論天氣再熱,他們也都是不敢隨便離開崗位的,否則一時不到位就可能面臨罰款。另外如果要是被發現自己負責的區域有垃圾,也是要罰款的。
市民王先生建議,現在天氣這么熱,希望有關部門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能讓保潔員都休息幾個小時。另外,“以克論凈”的要求在一天中的高溫時段是不是也可以放松一些?畢竟勞動者的生命更寶貴。
工地打工者:工資年底才結算,沒有高溫補貼
超過40℃停止戶外露天作業。建筑工地對這些規定執行得如何?
7月23日14時到15時,華商報記者在公園北路、西影路等多處工地看到,這些工地中午基本都處于停工休息狀態,施工機械不動,也很少能看見人影。15時許,在曲江新區金犢路北有一處建筑工地,兩輛電動車載著幾個小伙子準備去上工,他們說下午三點半或4點才會上工。旁邊同在這個工地打工的綁鋼筋工人白師傅正在修一輛自行車,他說,工地這些天一般會在中午拉一車西瓜給大家吃,工資一般到年底才會結算,沒見過高溫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