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搶紅包”如今已成為一項娛樂活動。然而,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群建立起網絡賭場,通過制定諸如“接龍”、“埋雷”等多種搶紅包規則,公然組織網友進行“搶紅包”賭博,并從中牟利。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日前,泰州姜堰警方破獲一起制作并銷售“搶紅包外掛軟件”的案件,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據介紹,這是目前全國涉案金額最大的外掛搶紅包案件。
圖為公安民警抓獲案件主要成員。通訊員供圖
兩夫妻開掛搶紅包露馬腳
姜堰居民王元和李鳳(化名)是一對夫妻,沒有固定工作,沉迷賭博。去年下半年,兩人開始加入各種微信群,參與“搶紅包”賭博中的“捕魚玩法”,即群成員發出固定數額紅包,約定搶到紅包金額的最后一位數是幾為“雷”,搶到跟“雷”數字相同的人,就要全額返包給發包人,不一樣則不要賠。
起初,兩人玩得不亦樂乎,但長久下來總是輸大過贏,怎樣才能避免中“雷”?通過網上查詢以及與賭博群群主交流,他們接觸到了“教父”外掛,并從一網名為“成都三哥”的網友那里第一次購買了外掛軟件的授權碼。果真,裝了外掛后,兩人一時間贏了不少錢。
嘗到甜頭的夫妻倆從外掛軟件上看到了商機,就又多次與“成都三哥”聯系購買授權碼,并通過自己的網絡社交平臺以每個300至400元左右的價格推薦販賣“教父”外掛軟件。同時,由于“教父”外掛只能安裝在已“越獄”的蘋果手機上,他們就到二手機市場,專門購買蘋果手機,“越獄”安裝外掛后,連同手機一起出售,僅僅兩個多月,就盈利近4萬元。
今年2月,姜堰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在進行網上巡查時,發現了這款外掛軟件,經提取鑒定,得出結論:“教父”程序對“微信”程序的功能進行了增加、修改并影響了微信“搶紅包”活動的正常用戶操作流程。
警方循線追蹤發現經銷網絡
3月15日,在充分掌握王元、李鳳犯罪事實后,民警迅速出擊,將二人抓獲歸案。通過審訊,警方發現王、李二人只能算是“教父”外掛的零售商,“成都三哥”一般也是利用微信向他們這些零售商分別販賣授權碼,而在其之上則還存在著高級經銷商和軟件作者等重要角色。
考慮到案情復雜、涉案金額較大,姜堰警方快速抽調力量成立了專案組,開展深度偵查工作。
“嫌疑人注冊微信用的手機號碼、綁定的銀行卡都不是本人給偵查工作帶來了很大誤導。”姜堰區公安局網安大隊案件查處中隊副中隊長何案彬介紹說,經過多次的網絡和實地調查,民警終于鎖定“成都三哥”身份為田某(女)。同時,通過調取田某的微信數據進行分析,專案組成功發現可能是田某上線的3名嫌疑人“B哥”、“顏值”、“爐裂”。
接下來,民警進一步順藤摸瓜,一方面繼續對嫌疑人的網絡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另一方面兵分多路前往外地進行嫌疑人身份核查和位置追蹤。
5月25日,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支持下,姜堰警方組織9個工作組、36名民警分赴各地,根據指令集中開展抓捕、取證工作,一舉在福建、江西、山東、廣東等6省抓獲1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包括“教父”外掛團隊召集人、財務、軟件作者和一級經銷商等8名核心人員。
在校大學生自制“教父”外掛
隨著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落網,這起案件的疑團也全部解開,令人驚訝的是,“教父”團隊召集人戴某和軟件作者鄭某竟然都是在校大學生。
據了解,今年21歲的鄭某酷愛計算機,在初中時代就開始嘗試寫程序,其后更是考取了某大學計算機系。近年來,網上出現了不少“搶紅包”外掛,出于好奇,鄭某就在借鑒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想法寫了“教父”外掛的代碼。
據鄭某交代,起初“教父”外掛只是共享在網絡論壇,網友可以免費下載使用。后來當鄭某同學戴某得知后,則想出了利用外掛軟件賺錢的主意,通過網絡召集合伙人,最終形成了8人的“教父”團隊,約定利益按比例分層。
除了召集人、作者和財務,另外5名團隊成員則負責“教父”外掛的銷售工作,他們通常以每個授權碼120元的價格大批量賣給二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再加價賣給三級經銷商,以此類推層層獲利。
據統計,2016年7月以來,“教父”外掛授權碼已售出13萬個,主要犯罪嫌疑人獲利超過1500萬。
截至發稿前,姜堰警方已初步查明涉及此案的全國各地二級經銷商有20余名、三級經銷商有300余名,涉案總金額高達4000余萬元。
目前,歸案的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微信群搶紅包藏賭博陷阱 群主可享特權設外掛
4月初,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公安分局接到多名群眾舉報稱,他們最近在一個“微信紅包踩雷群”里輸了不少錢,有人甚至一天就輸掉了上萬元。在這個群里,發包人要在紅包上標注總金額,和設定為“雷”的數字,搶到有“雷”的紅包,就是俗稱的“踩雷”,就要按照金額的1.5倍返還給發紅包的人。
山西查獲微信群"搶紅包"賭博案 每天賭資超百萬
近日,山西省公安廳向社會發布信息,晉中警方成功搗毀一個利用微信實施賭博的團伙。經查,該案件參賭人員約80余名,涉及山西、山東、湖北、廣東、四川、河北等多省市,每日涉案金額高達1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