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
假課文
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敏被一個偶然發現"驚呆了"--看到二年級(下)語文課本里有篇名為《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他說這是八年前,杭州多位語文老師曾經挑過刺的一篇文章,幾位老師當時在多方考證后,甚至得出結論:"這可能是篇假課文。"
近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個別課文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
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3月14日表示,人教社已經向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接受采訪時說:"編寫者在編每一篇選文的時候,應該有若干個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該是重要標準之一。"
而從事師范生教育教學的一位高校教師則認為,可以借此鼓勵小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他們跳開教材探尋真理的興趣和本領。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錯誤讓校長"驚呆了"
據《都市快報》3月7日報道,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137-139頁的課文《愛迪生救媽媽》讓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敏"驚呆了"。
該篇課文主要說的是,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由于來不及上醫院,家里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使媽媽手術成功。
上述報道稱,很多小學教師認為該篇課文并不嚴謹。原因是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