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支付寶后,另一個寶寶“借貸寶”也火了。
▲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11月30日晚,借貸寶的一個10G的“女大學生裸條”照片、視頻壓縮包在網(wǎng)上流傳開來......
▲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據(jù)媒體報道稱,里面包含167名女大學生手持身份證的裸照及視頻。
除了視頻之外,文件中還包含女大學生的學信網(wǎng)資料、身份證、手機號以及親友的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
Word 天,10個G,究竟有多少女大學生著了這個道。
這種條件,請問,這些女大學生們,你們究竟有多缺錢?有這個功夫拍視頻,還不如找一份正當?shù)募媛氈苯訏赍X。
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征程中,我們要學法、用法、守法。大學生裸條,你給我站住。
一、關于高額逾期利息與逾期管理費
我們查看了“某寶”平臺的《借款協(xié)議》,其中約定如果借款人超過寬限期還沒有償還全部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自寬限期次日起,“某寶”將以截至當日未償還借款本金為基準,以24%為年化罰息利率計收罰息。除此之外,借款人還需向平臺支付一定的逾期管理費。這就意味著,借款人借入100萬,全部逾期一年的話,就要支付24萬的罰息外加一定金額的逾期管理費用。
那么“某寶”規(guī)定的高額逾期利息和逾期管理費用是否合法呢?
(一)什么是逾期利息?
逾期利息實際是借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繼續(xù)占用本金所產(chǎn)生的利息收益,是本金在逾期階段所產(chǎn)生的孳息,支付逾期利息是對出借人損失的合理補償。逾期利息一般是合同借貸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逾期利息由放款人收取,但在“某寶”平臺中,平臺是否收取部分利息作為催收報酬不得而知,本文僅就逾期利息和逾期管理費的數(shù)額進行分析。
(二)“某寶”高額逾期利息及逾期管理費用是否合法?
因此“某寶”在《借款協(xié)議》中約定以24%為年化利率計算罰息其實并未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限額,其相關當事人可以主張年化利率24%的逾期利息。
但是在該條中,最高院用“其他費用”一詞對借款人因為逾期可能產(chǎn)生的費用進行了兜底性概括,該條中的“年利率24%”應當涵蓋了出借人向借款人因逾期還款而產(chǎn)生的一切費用。“某寶”平臺的《借款協(xié)議》約定:“特別逾期管理費的金額調(diào)整為‘截至寬限期之日后第76日未償還借款本金、利息、罰息與基礎逾期管理費之和×30%。’” 因此,我們認為此協(xié)議中“某寶”約定的逾期管理費用實質(zhì)上屬于《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30條規(guī)定的“其他費用”,則平臺已經(jīng)向逾期借款人收取了年化利率24%的逾期利息,如果再收取逾期管理費的話,其實已經(jīng)超出了法律保護的范圍。
以下通過案例說明:
二、關于“裸條”催債事件中平臺的責任
據(jù)新京報報道,“某寶”平臺上的某些借款人(主要是女大學生)通過“某寶”平臺借錢,由于平臺設置的高額利息(報道稱有的借款利率周息可達30%),其逾期的惡性循環(huán)使得借款人還款更加困難。放貸人以此要求女借款人發(fā)送手持身份證的裸照作為抵押,若借款人到期還不上錢則向QQ群或借款人的父母朋友發(fā)送該裸照。
從法律角度來看,“某寶”平臺上的放貸人收取周利率可達30%的高額利息(《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規(guī)定借款年利率不得超過36%,其明顯超過)以及逼迫借款人拍裸照的催收行為是明顯不合理的,情節(jié)嚴重的甚至構成刑事犯罪。針對放貸人的違法性,本文暫且不論。但我們認為“某寶”作為居間人,對平臺上的出借人及借貸人并未盡到作為居間人的合理審查義務,導致“裸條催債”的惡性事件不斷發(fā)生。
據(jù)媒體報道,通過“某寶”平臺借錢的人主要為一些沒有收入來源,欠缺還款能力的大學生,但盡管如此,“某寶”在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等相關情況上卻缺乏合理性審查。并且“某寶”方面表示,在其平臺上借錢的人不需要審核,金額自定,利率自定,一鍵操作,幾秒鐘達到借錢目的。
由此可見,“某寶”是可能預見到借款人存在無法及時還款的情形的,其也未盡到其應當盡到的合理審查義務。
雖此規(guī)定仍處于意見征求階段,但我們認為根據(jù)《合同法》第5、第6條公平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也可以判定平臺作為居間人應當負有合理審查義務。
三、關于“某寶”宣傳行為的法律風險
15年8月,“某寶”啟動“拉上好友搶紅包,輕輕松松玩出錢”活動。其在宣傳中表明,將用20多億作為活動推廣費用,而后證實預計落實到每個注冊用戶的獎勵實為50元。今年2月,螞蟻金服舉報稱“近期網(wǎng)絡上有多個自媒體賬號散布簽到賺錢的言論,推介“某寶”平臺旗下新業(yè)務,打著馬云以及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的旗號,嚴重誤導用戶。由此可見,“某寶”存在著大量的夸大宣傳、虛假宣傳行為。
而本次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廣告專項整治將虛假宣傳和夸大宣傳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因此平臺的虛假宣傳和夸大宣傳行為已觸及監(jiān)管紅線,需要警惕。
前面我們提到“某寶”收取高額逾期管理費,“某寶”方面表示主要用于催收。那么平臺的催收與放款人的惡意催收是否有聯(lián)系呢?也即平臺對放貸人的惡意催收行為是否知情?或者是否參與放貸人的惡意催收行為呢?這將是值得深究的問題,如果存在的話,平臺也可能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總結: “某寶”事件透露出來的高額利息、罰息和逾期管理費以及惡意催債、虛假宣傳等行為值得網(wǎng)絡借貸平臺和借款人深思。在此提醒平臺應當守住法律底線,合規(guī)經(jīng)營;借款人理性借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