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億成交額,4.67億的物流訂單,這是去年雙11一天創造的奇跡。2016年的雙11將會爆發出多大的能量,帶來多少訂單包裹?物流業是否已經備戰到位?
國家郵政局、菜鳥網絡日前聯合公布了今年雙11的備戰情況。據統計,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將有268萬人一線人員投入到雙11快遞服務當中,較去年增長超過50%,干線車輛增長59%,航空運力增長40%左右。據國家郵政局初步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0.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
“商家大力促銷沖銷量,消費者趁便宜買買買,每年雙11包裹數量都是有增無減,但是物流配送的小哥可沒有每年都增加這么多啊!”據一個快遞點的老板在和南方日報記者聊到在為雙11做準備時無奈的表示。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人們關注雙11,已經不僅是關注買買買,還會關注何時發貨、物流配送、到貨時間等信息。所以,雖然眼下各大電商還未完全發力,但物流行業早已紛紛做好功課,不少公司提前一兩個月便開始進行快遞員招聘,為雙11做準備。
雙11顯著拉動第三季度就業
據智聯招聘前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在眾多行業當中,受到即將到來的雙11的帶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就業形勢最好,受經濟新動能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等行業體現了較好的就業狀況,區中互聯網/電子商務和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就業形勢最好,用工需求分別同比增加55%和49%。值得一提的是,受到雙11物流配送的積極影響,交通運輸行業也新增了大量與電商、物流相關的招聘職位。據智聯招聘2016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作為我國“穩增長”的利器,交通運輸行業用工需求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74%。
據南方日報記者從百姓網招聘類目數據統計中了解到,自8月以來,快遞、倉儲類崗位的招聘需求便開始呈現階梯式上漲趨勢,截至9月底,快遞員崗位需求環比上漲52.5%,倉儲類、送貨司機等崗位需求上漲42.3%。其中,二三線城市的快遞員需求量同比增長39%,今年首次反超一線城市。百姓網數據顯示,今年快遞員招聘薪資水平較往年平均上漲15%-20%,其中部分企業更是開出月薪8000-10000的高價。有的企業還另算提成、開出獎金以及飯補等豐厚條件。
高薪之下快遞依舊招人難
“至少提前一個月,一個月都算遲的,”申通快遞上海某網點負責人稱,吸取去年的教訓,今年從9月初開始,申通各大網點便開始進行快遞員臨時工招聘,薪資水平普遍在200-300一天,可即便在這樣的高薪條件下,“招人依然很難,活兒累,真正愿意干的人不多,像以前經常出現的那種高收入也越來越少了。”
據百姓網招聘頁面顯示,除了快遞員,倉庫管理員、送貨司機之類崗位需求更旺,且招人更難,“倉儲管理員、分揀員要防爆倉,往往分揀中心壓力非常大,尤其是11月12日、13日,訂單開始到達分揀中心的時候,這時是發生爆倉幾率最大的環節。”而對于車輛送貨的需求,多數快遞公司會選擇外包送貨車輛,對車輛和司機進行公開招標,減緩招人壓力。
據了解,順豐速運則采取了一些“創新”的招式來招人,“我們主要在各大網點尤其是末端配送的環節去招人。比如通過發動快遞小哥‘一拖一’,帶自己的親戚朋友過來幫忙,再比如通過勤工助學的方式,拉動一定數量的學生群體來參與,這些都能有效地緩解招人壓力,同時還可以節省成本。”順豐上海某網點負責人介紹。據了解,節省成本也是各大快遞公司每年的指標,“你要說今年跟去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希望人均成本有所下降。”
增加激勵提升快遞員積極性
調動員工積極性無疑是控制人均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如何讓員工積極起來,則各家有各家的方法。據悉,申通快遞除了一些常規的業績考核獎勵外,對網點及員工還有額外獎勵,比如針對取派時效完成率高的網點,可獲得數額超百萬的獎金。圓通總部今年則將拿出千萬元獎金對時效、服務進行獎勵,以調動員工積極性,提升雙十一期間的操作效率。“一要通過獎勵、智能化分揀提升員工效率,二要降低工作強度,我們長期推行“三班倒”,輪流工作的模式,雙十一期間也不例外,人是革命的本錢。”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稱。
順豐速運則會對一部分臨時工進行集中培訓,“招進來的人也不是立刻就能上崗的,他們大多是臨時工,沒什么操作經驗,一般我們都會進行一周左右時間的培訓。”順豐速運上述負責人稱,培訓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人均效能,“每年‘雙十一’期間,平均每天業務都是平時的三四倍,去年我們人均派件就達186件以上,今年的目標是將這個效能翻倍。” “承擔多少業務,就用多少人。”等雙十一高峰期一過,這些臨時工又將如何處理呢?“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唄,” 順豐上海地區相關負責人稱,“不過,對快遞員的招聘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需求,我們會根據每年不同的業務目標來對招聘人數進行預測,今年招多少人,明年招多少人,然后在線上線下各渠道鋪開,比如在百姓網上發布招聘信息就是我們常用的一條途徑。”
百姓網招聘業務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快遞行業已今非昔比,在往年經驗的指導下,今年雙十一各家已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在各種新招作用下,提前“囤人”即便依然難點重重,也可以從容不迫。百姓網建議各家企業,一定要給出求職者真實可靠的信息和條件,切勿編幌子,另外在補充人力的前提下,可以更多借助技術實現快速發貨、攬件、分揀,縮短物流各環節消耗的時間,充分發揮每一位快遞員的價值。(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實習生 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