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后會有期!”近日,河北省涿鹿縣教育和科技局原局長郝金倫的辭職信在網上熱傳。由于其發起并推行了兩年的教育改革被全面叫停,郝金倫無奈辭職。而這場備受爭議的改革,在當地乃至全國教育界都引發了深刻思考。
300多名家長集體到縣政府表示反對
推行兩年的教育改革被迫叫停
7月12日,郝金倫向縣里提出辭去涿鹿縣教科局局長、黨委書記職務,并在職工大會上慷慨激昂力陳改革心跡。他的辭職信隨后被人傳到網上。
如今,即便陷入被迫辭職的境地,郝金倫對于自己當初的舉動仍毫不后悔。“就因為部分家長的反對把改革停掉了,實在可惜。”郝金倫說,“滿堂灌、題海戰術以及對孩子們野蠻的張榜公布成績等,在我看來都是誤人子弟,觸及了我的觀念底線。”郝金倫說,他正在等待新的工作安排,但會繼續關注教改。兩年前,正是帶著對應試教育嚴重的反感和擔憂,郝金倫在涿鹿縣推行了一套完全區別于傳統填鴨式教學的新模式——由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四個環節組成的“三疑三探”教學。同時,他推行的教改伴隨少作業、少考試、不排名等相關措施。
據涿鹿縣教科局相關人士介紹,2014年4月,郝金倫帶領部分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等28人到河南省西峽縣考察“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考察,發現“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符合教育部課程標準,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考察回來后,經過縣教科局局務會研究,決定引進并實施“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2014年5月至6月,涿鹿縣開展相關培訓示范課;9月,改革在全縣初中全面推開;2015年3月,改革在全縣小學全部推開。其后,涿鹿縣所有中小學,不分年級、不分學科,全部課堂都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三疑三探”下的課堂,學生團團圍坐,以小組學習討論為主,要求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展示問題、解決問題。每節課按照四個環節進行,學生主導前三個環節占課堂時間的四分之三,老師講解占四分之一。
改革推行的兩年中,家長反對聲持續不斷。2015年7月,迫于家長的壓力,縣政府叫停了位于縣城的一所小學和一所初中的“三疑三探”教學。到今年7月5日,300余名情緒激動的家長到縣政府集體反映情況,堅決要求叫停改革并罷免郝金倫。當日下午,涿鹿縣迫于壓力決定全面叫停“三疑三探”。郝金倫一周后主動提出辭職。
各方眼中的改革失敗原因
事實上,郝金倫的努力還是得到多方認可。涿鹿縣多位領導表示,郝金倫的改革初衷是好的,教改的方向也是對的。而一些一線校長也對記者表示,這個改革是順應時代潮流的。
那么,這場方向正確的改革為何僅僅兩年就宣告失敗了呢?
——徹底“去分數化”引發家長不滿。
多名家長對記者表示,在現行體制下,他們最在意孩子的分數和升學情況,很少在乎學校采取什么教學模式,但少作業、少考試、少排名在學生家長那里是萬萬不行的。
有知情者分析,“三疑三探”是從河南西峽縣引進的,為何在西峽實行很好,在涿鹿就被叫停了呢?據了解,西峽通過多年試點后在全縣逐步推廣“三疑三探”模式,態勢平穩。與此同時,該縣也注重抓學生成績和排名。而涿鹿在半年時間內,全面推廣“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再加以少作業、少考試、不排名的措施,導致家長的恐慌和不適。
——迅速推進的改革令教師壓力劇增。
副縣長李迎春說,叫停“三疑三探”主要由于其方式方法上有些欠妥,推進過快,引發很多問題。老師素質良莠不齊,疲于應付新的教學模式,教學任務完成不了;保證不了課堂紀律,學生很多時候不是在討論而是在說閑話。
大堡學校校長李樹杰說:“按照縣教科局統一部署,每個老師首先要通過新模式的 過關課 ,之后每個月都要搞一次賽課,每位老師都要參加,評選出的優秀課堂代表學校參加學區的賽課。此外,縣教科局兩周開一次調度會,有專人到各校檢查 三疑三探 的落實情況。”據了解,一些老師因完不成教學任務、課堂氛圍混亂,非常反對“三疑三探”。他們與學生家長吐槽教改,并在貼吧、微信圈中進行傳播,擴大了對改革的不滿情緒。
——學生不習慣同伴授課方式。
有的學生覺得,在“三疑三探”的輕松氛圍下上課,感覺很好。但也有部分學生表示不喜歡、不適應。一位學生說:“臺上的同學一節課講不了幾道題,就這樣,下面坐著的同學有時還跟不上,等于一節課什么都沒有聽到。甚至同學講題講得還有錯,老師再重講一遍,特別浪費時間。”
一場值得反思的失敗改革
對于這場改革,很多人表達了自己的思考。
首先,不少家長和教師認為,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觸及體制的局部教改注定是失敗的。
涿鹿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多為山地、盆地和丘陵,縣內最偏遠的學校距離縣城130多公里,大多數學生需要靠考試改變命運。一些家長對記者表示,郝金倫的教改是好心好意的,我們也對他的辭職表示惋惜。但在現行的高考“指揮棒”下,全國都在考試,還是題海戰術,以分數論英雄,拿我們孩子做試驗、冒風險絕對不行。
郝金倫的想法恰恰與之相反。“改變命運僅僅靠大學文憑是不夠的,我們要讓孩子在學校學會讀書、明理、做人,幫他們學會戰勝人生困難的智慧。”他說,“在改革的道路上,總感覺在寂寞地奔跑,寂寞地吶喊。我堅決反對讓孩子淪為考試的機器。”
其次,這場教改重要的阻力來自教師。郝金倫說,“三疑三探”并不是說孩子提出多少問題老師就在課上解決多少問題,而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有些老師習慣于按照多年來背好的教案灌輸教學,對于學生提問覺得是節外生枝很厭煩。
涿鹿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說,沒有足夠的優秀老師保證全方位推進教改,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很難勝任,在推行“三疑三探”過程中老師大多疲于應付,缺少主動思考。
涿鹿教改引發了公眾對基礎教育全面改革的反思。有網民說,郝金倫雖敗猶榮,對應試教育提出了思考。我國的應試教育弊端嚴重,是時候大刀闊斧改革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我國素質教育推行多年難有實質進展,主要問題在唯分數論的考試和用行政方式管理學校兩個方面。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解決,靠局部和技術性改革,很難真正有所突破。有關方面既要對改革者持包容態度,也要深入探討改革落實推進的現實路徑和方法。
目前,涿鹿縣政府已經任命了新的教科局局長。郝金倫說:“我這兩年的辛苦和努力沒有白費,已經在涿鹿大地播下種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對此很有信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