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一家養豬場因洪災被淹,數千頭豬無法轉移,主人“揮淚訣別”的照片引發網絡關注。隨后,有媒體“直播”救援這些豬的現場。
7月5日晚7點左右,舒城縣康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位于該縣柏林鄉界河村的養豬場(下稱康元養豬場)負責人解新安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場里的一小部分豬已被安徽一集團收購運走進行屠宰,另一部分豬也在運往附近的一家養豬場。
5日下午4點左右,“解救”這些豬的安徽一集團副總經理徐維國說,集團已拉走一批豬,正在“卸貨”。該集團綜合辦主任盧偉世認為,集團救豬從經濟角度上說雖是損失,但“這是大企業應該盡到的社會責任”。
六安市舒城縣畜牧獸醫局的郭姓局長隨后向澎湃新聞表示,康元養豬場所有出場的豬都已經過獸醫局檢疫,目前尚未發現疫情,后續的檢疫行動方案正在討論中。
2016年7月5日,安徽六安舒城,養殖戶李祖明和該集團的員工一起涉水趕著生豬。
該集團的員工將生豬從豬舍中牽出,準備檢疫裝車
數千頭豬遭洪水圍困,現已部分運走
“3號晚上,水就升上來了。”解新安說,3日當晚,康元養豬場的工人發現了場里的漬水情況,迅速告訴了他。
盧偉世介紹,4日下午5點多,公司從媒體報道中得知康元養豬場受災的情況,立即召開了會議商討救助計劃。4日當晚,集團董事長和副總經理便趕到康元養豬場。5日清晨,公司又帶著幾輛運豬車趕到現場。
7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康元養豬場“6000多頭生豬遭遇洪災無法轉移,主人揮淚訣別”,“訣別豬”一時成網絡熱詞。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5日早上,抵達現場的集團董事長黃勇曾表示,當時康元養豬場內的水深有一米多,而且還在下雨,豬只能“一頭頭往外趕”。
前述郭姓局長介紹,據康元養豬場的工人統計,能容納6000頭豬的場子里,共有大約3000頭生豬被淹。
解新安則表示,場里一共有超過5000頭豬,目前還在統計受災的確切數字。“(集團)救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運到我們公司的另外一個養豬場去了。”
工商資料顯示,康元養豬場負責人解新安是安徽省舒城縣康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東,該公司建于2008年,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柏林鄉,主要經營生豬養殖、生豬屠宰以及水產養殖等,注冊資本為1660萬元。
集團:賠錢也要救,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5日下午約4點半,解新安告訴澎湃新聞,康元養豬場的水已經逐漸褪去,災害的情況有所緩解。
“救出了大概1000多頭。”盧偉世說,公司領導已決定以市場最高價收購生豬,轉運生豬的費用也將由集團全部承擔。
據盧偉世說,康元養豬場所屬的康元生態農業公司是六安市生豬產業協會的會員,而集團是該協會的會長單位。“兩家企業會一起開會,但平時業務上很少來往。”
工商資料顯示,該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5日,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主要經營農產品市場運營管理、投資、咨詢、管理等。
盧偉世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這次“救豬”最重要的原因,“其實從經濟上來說對我們是個損失,但是最終還是社會責任(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