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理由 “這個月已加了2次1GB流量包,依然有短信通知流量快用完了。”近日,關于流量單月不清零的新規本月施行后,手機流量暴增的說法,在朋友圈熱傳。不少網友懷疑,運營商的計費系統發生問題,導致自己的流量“被偷了”?
省計量院相關人士昨表示,對于手機流量第三方監測,目前省內正著手建立相應標準,而第三方監管能否早日實施,有待國家盡快出臺相應的管理條例。
多人投訴流量暴增
這幾天,多位讀者致電95060反映,這個月手機流量暴增。陳先生說,自己以往每個月手機流量大概是1.2G,而這個月還沒結束,還是平日的那些使用習慣,卻已用了近1.5G的流量。鄭先生也表示,自己的手機流量使用一向比較穩定,這個月竟躥到平常的三倍左右,讓他大呼不可思議。網上搜索,全國多地消費者也有類似反映。
陳先生說,他昨日找運營商投訴,客服卻讓他自己到官網查詢流量使用情況,但官網上只顯示用了多少流量和各項流量走了多少,“流量是不是相應比以前跑得快,我怎么看得出來?”截至昨晚7時,他仍未收到運營商回復。
林先生表示,以前也曾投訴過流量異常情況,往往是運營商說了算,投訴也就不了了之,“運營商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消費者怎么維權?”國內近期關于運營商“偷流量”的熱議,也說明目前第三方監管的缺失。
運營商:計費系統未發現出錯
網友反映,是不是運營商計費系統發生混亂導致?對此,我省基礎運營商均表示,暫未發現因運營商計費系統導致流量暴增的案例,網傳案例大多為個人感覺,并未發現運營商克扣用戶流量的情況。實際上,通信管理部門對運營商的計費系統有常態的監管舉措。
福州一家基礎運營商的負責人說,進入4G時代,圖片精度越來越高,短視頻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這都會導致上網流量大幅增加。市民可下載一個網絡流量監測軟件,或使用蘋果手機等自帶的查詢工具,就能分析自己的網絡流量用在哪些方面,稍加注意就能省下不少流量。對此,曾感覺“流量跑快了”的夏小姐,查詢了蘋果手機的自帶查詢工具后了解到,流量大多用在上網看熱門電視劇上了。
律師:對消費者疑惑 運營商應核查
福建創元律師事務所蔡思斌律師表示,單月流量不清零新規剛施行不到一個月,卻引發信任危機,不少消費者表示流量消耗明顯超過此前,與實際不符,因此懷疑運營商偷盜流量。
蔡律師表示,若運營商確實存在偷盜流量行為,則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構成消費欺詐。消費者對運營商的具體計量收費標準,依法享有知情權,運營商亦應在消費者對此有疑惑時,予以解釋。對于類似的投訴,運營商應建立起規范的處理機制,對于每一起流量異常的成因,都應調查清楚,給民眾看得見的公正。但就消費者而言,目前依然存在舉證難的困境。重點還是政府相關機構加強對此方面的規制和管理。
計量部門:省內著手建標 待國家政策出臺
省計量院相關人士昨日表示,對于手機流量的監測,目前省內正在調研,著手制定相應標準。但目前國內尚沒有出臺相應管理條例,所以第三方監管還難以實現。
該人士昨日表示,對于手機流量的監管,目前是由運營商的主管部門——工信部門制定相應規范和技術,難免難以服眾,落入“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的質疑。希望這次國內對于手機流量監管的熱議,能夠促進國家出臺政策,促進第三方監管早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