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子”與信托基金會保駕護航
根據《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榜富豪總財富達66萬億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3.2%。
《胡潤百富》董事長胡潤指出,“從來沒有這么多財富集中在這么少的人手里。”他還指出,中國正經歷一段令人驚嘆的創業時期,在過去一年增加了210名十億美金富豪。而大中華區以819位十億美金富豪第三年領先于571位的美國,并將這一差距繼續擴大。
而在中國富豪迅速增加,富一代財富傳承問題越來越緊迫的當下,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中國正開啟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富轉移運動。
新財道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周小明指出,財富傳承最基礎的目標就是家里要和諧,有序、和諧地完成傳承。更上一級的目標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引導家庭和家族成員的成長,使家族后代不被財富的分量“所殺”。第三個目標,則是在此基礎上,實現久遠財富,家業常青。
為實現這些目標,家族信托是許多富豪越來越重視的財富傳承手段,李嘉誠也不例外。李嘉誠在2012年分家后,就將私人財產逐步轉入信托基金,這個信托基金的所有權,目前有三分之二在李澤鉅手中,三分之一在李嘉誠手中。
此外,早在1980年,李嘉誠就設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因自己年少失學的遺憾和父親因病去世的痛苦,基金會的捐獻方向集中于教育和醫療兩方面。但李嘉誠基金會雖然以李嘉誠命名,但并不屬于李嘉誠。
李嘉誠稱該基金會為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并希望在其離世后,基金會仍然能做更多公益事情,并將名下持有1/3的家族信托收益權全部捐獻給李嘉誠基金會。
而這一公益基金旗下2010年披露出的資產就包括深圳中航、至祥置業、科聯系統、長江生命、環能國際、志鴻科技、星謙化工、泓富產業、生力啤、首長四方、首長國際、首長科技及中聚電池等多家公司,堪稱巨富。
李嘉誠將如此巨額資產投身于公益,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家族財富傳承也有諸多益處。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慈善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金錦萍表示,德行是有用的。創業者獲得財富,是因他身上有過人的品質——無論是勤勞或堅韌不拔,或是與人為善。財產能夠繼承,品行如何繼承?要富過三代,可以通過慈善,讓上一輩樹立樂善好施的楷模,讓下一代擁有同情心、責任感和價值觀,從而在家族企業內部發揚凝聚力,并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家族本身的內部治理。
“而李嘉誠,不僅僅是財富分配,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每周一必須進行的家庭聚會而生的家族信念,還是言傳身教的公益、慈善之心,抑或是勤勉、敏銳的經商之道,他都在幾十年的歲月中向兩位兒子耐心傳遞著。所以李嘉誠的財富傳承,雖仍需時日觀察,但業內有信心這將是一個成功范本。”一位家族信托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記者侯瀟怡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