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記 :您剛才說因小而美、因小而偉大,阿里巴巴最近也拍了以“小而偉大”為主題的奧林匹克宣傳片,挺震撼的。阿里巴巴本身是一家科技公司,為什么拍的這個宣傳片會側重人性角度和人文關懷?這是否因為跟奧林匹克精神更契合?
馬 :我覺得這是我們跟奧運會共同契合的一方。當時阿里巴巴創業的時候,我就希望用互聯網技術去幫助那些“小的”(公司和個人),這個從來沒改變過。因小而美、因小而偉大,我們并不覺得阿里巴巴到今天才有這個情懷,19年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今天也一樣。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每次開會我也在問這個問題,我們以前沒錢都可以有理想,今天有錢了,大家沒有理想了,那么我們這個公司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這些錢是幫人實現理想的,我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實現理想。不能實現了我的理想,這世界就這樣了。昨天開幕式我看到很多非洲代表團就一個人,這些人如果能夠實現理想,如果能夠幫助更多這樣的年輕人,那我覺得科技才有意義,錢才有意義。
記 :平昌冬奧會一結束(冬奧會)就進入“北京時間”了。在中國舉辦的冬奧會,大家也都比較關注。以前作為一家中國企業,能夠為北京冬奧會做點事情。而現在作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這個平臺會更大。您覺得阿里巴巴能夠為北京冬奧會做些什么?
馬 :第一,阿里巴巴不是一個廣告商,我們沒東西可賣。第二,奧運會是個巨大的品牌展示平臺,對品牌發展有好處。但是我們思考的是,因為我們,奧運會發生了什么變化?對于北京冬奧會,一定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什么區別?跟東京奧運會有什么區別?跟平昌冬奧會又有什么區別?我覺得平昌也好,東京也好,都是持續東亞時代的發展。過去的奧運會是以競技為主,現在是以展示各國文化為主,同時展示各國在新時代怎樣用高科技來展示我們的情懷、文化和精神。
對于北京冬奧會,我們希望可以積極參與。我們不是一個贊助商,更不是一個廣告商,我想用今天中國對技術、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理解,把奧運會提升到一個不同的階段。我們覺得這才是北京冬奧會應該給未來奧運會舉辦地、運動員和“粉絲”帶來的不同東西。你今天賣這個,明天賣那個,總有人賣過你,但是你如果能夠參與改變歷史的過程中,就不一樣了。這一點非常重要。
記 :讓我們聊聊體育吧。大家知道您比較喜歡太極、搏擊。現在奧運會沒有一個中國的原創項目,而韓國、日本都有。其實中國體育界很多人在努力,想把諸如武術或者龍舟推進奧運會。如果您有投票權,您會如何選擇?
馬 :我本人并沒有說一定要把某一項運動推進奧運會。對阿里巴巴來講,任何項目,中國選手晉級我都很高興。我沒有選擇權,但我個人覺得,如果我們能夠參與到奧運會的進程中,讓昨天的奧運會和今天的奧運會不一樣,這個比哪個項目進入奧運更重要。其次,在過去幾年,中國(原創的賽事)在加入奧運會的過程中取得了進展,但一定要塞進一兩個項目進奧運,功利性太強也不行。我覺得慢慢來,有的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