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全球乳業發展描繪了美好的前景。站在全新的起點上,中國乳業應當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現新的發展?8月26日,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二十三次年會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結合伊利的探索與實踐,對當今乳業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度解讀,為中國乳企“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議,贏了的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可。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闡述全球乳業三大發展趨勢
三大趨勢:解碼“一帶一路”下乳業新格局
“一帶一路” 搭建起聯結世界各國乳業的橋梁,促進了市場的融合、資源的流動,為乳業發展創造了新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乳業將走向何方?潘剛認為,全球乳業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全球乳業“一體化”不斷加速、全球乳業消費呈現“多極化”態勢、全球乳業的“智能化”趨勢顯著。
潘剛表示,“當前,全球乳制品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整合資源‘抱團取暖’、形成規模效應已成為乳企謀求發展的優先選項。所涉及領域不僅是加工、銷售等環節,還涵蓋了奶源建設、技術研發等領域,這表明全球乳業‘一體化’在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同步加速。”
針對消費升級趨勢,潘剛認為,“當前全球乳品消費格局在空間和品類上均呈現‘多極化’的發展態勢。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日趨飽和的傳統成熟市場,通過精準洞察需求而推出的新產品、新品類,正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此外,針對智能化,潘剛強調,“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逐漸應用于乳制品企業的生產實踐之中,全面提升了畜牧養殖、生產制造、終端配送等多個環節的運營效率和管控水平。對全球乳業來說,‘智能化’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對于中國乳企而言,‘智能化’革命恰恰是一個 ‘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三大獻策:推動中國乳業增強國際話語權
潘剛對全球乳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正是基于伊利長期以來在“一帶一路”上的積極探索與實踐。在本次乳協年會上,潘剛為乳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三個建議:加速國際化布局、強化品質與創新、推進乳業智能化,并且分享了伊利的實踐經驗。
作為中國率先布局“一帶一路”的乳企,伊利在大洋洲投資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在歐洲設立了歐洲研發中心,在美洲主導實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等,通過搭建起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三位一體的骨干大網,將全球優質資源整合納入中國乳業的價值體系當中,為推動中國乳業與國際乳業的深度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
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伊利始終堅持以品質為基石,以創新為動力。秉承“伊利即品質”的信條,伊利聚焦全球最優品質,與瑞士通用公證行、英國勞氏和天祥集團合作,持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同時,通過打造“全球智慧鏈”,伊利讓全球頂尖智慧資源成為中國乳業的創新引擎,合力研究國際前瞻營養健康課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營養健康需求。目前,伊利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占比高達40%,位居行業首位。
近年來,伊利還積極打造“智慧乳業”,將信息化、智能化貫穿于乳業全產業鏈。無論是在上游利用物聯網技術推動牧場管理水平的提升,還是在中游大力推動智能工廠建設,促進生產提質增效,抑或是在下游利用大數據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都是伊利帶動整個乳業產業鏈“智能化”水平提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突出體現。
專家指出,“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潘剛基于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前瞻性洞察,帶領伊利持續深化國際化布局,助力中國乳業實現國際化新發展,讓世界共享健康,為乳業“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寶貴借鑒、開辟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