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稱,盡管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頓銀行的股份從未超過5%,但該銀行長期以來還是被稱作“洛克菲勒銀行”,戴維·洛克菲勒的影響力可見一斑。1973年,戴維·洛克菲勒曾到中國訪問,并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根據福布斯美國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該家族健在的成員有200人左右,擁有的凈資產總計約110億美元。
除了巨額財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為慈善事業為世人所知。約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額資產用于慈善事業,他的后代也延續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長期關注農業、醫療衛生等領域。
戴維·洛克菲勒本人也是一名慈善家。據彭博社報道,2006年至2008年間,他先后向洛克菲勒兄弟基金和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學提供大筆捐贈,總額超過3億美元。路透社則援引發言人賽陶的話,稱戴維·洛克菲勒一生中向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大學捐贈了近20億美元。
洛克菲勒的個人簡歷
約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國東北部一個小村,家境貧寒。幼年時,曾將別人送他的一對火雞精心喂養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歲時積蓄了50美元,他把錢借給鄰居,收取本息。在克利夫蘭商業學校畢業后,曾任一運輸公司會計,三年積蓄900美元。他未參加南北戰爭,卻在戰爭中撈取了1.7萬美元。23歲時,他到了鉆出美國第一口油井的石油城,經實地考察,決定從事風險不大、不會虧本的煉油業。第二年與他人合資7萬美元在克利夫蘭建立了一家大煉油廠,采用可提煉出優質油的新技術,把競爭者遠遠拋在后面,獲利100%。1870年,他把兩座煉油廠和石油輸出商行合并,創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
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就吞并了該地區20多家煉油廠,控制該州90%煉油業、全部主要輸油管及賓夕法尼亞鐵路的全部油車。又接管新澤西一鐵路公司的終點設施,迫使紐約、匹茲堡、費城的石油資本家紛紛拜倒在其腳下。接著,為控制全國石油工業,他操縱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和伊利公司同賓夕法尼亞公司開展鐵路運費方面的競爭。結果,在8年內,美孚石油公司煉油能力從占全美4%猛增到95%。美孚公司幾乎控制了美國全部工業和幾條大鐵路干線。1882年,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托拉斯。
后來,洛克菲勒財團又形成由花旗銀行、大通—曼哈頓銀行等四家大銀行和三家保險公司組成的金融核心機構,這七大企業控制全國銀行資產的12%和全國保險業資產的26%,洛氏家族通過它們影響工業企業決策。洛克菲勒財團創辦基金會,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其他社會團體贈款,擴大影響和勢力。
洛克菲勒財團還指派親信人物擔任政府要職,如曾任國務卿的杜勒斯、臘斯克都擔任過洛氏基金會董事長的職務;基辛格出任國務卿之前,曾擔任納爾遜·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之孫)的外交政策私人顧問。該家族的成員也活躍于政治舞臺,左右內政和外交政策,如納爾遜·洛克菲勒就曾擔任1974—1977年美國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