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介紹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情況,并回應了對中國經濟“塌方式”下滑預判、企業稅負、外企在華待遇等熱點問題。他指出,對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中國經濟可能出現“塌方式”下滑等預言預判都會落空。
【中國經濟“塌方式”下滑等預言會落空】
徐紹史指出,看中國經濟還應該有兩個視角,一是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它的速度在變化,結構在優化,動力在轉換,要從這個角度來看。二是要看中國經濟的態勢、走勢和趨勢。
徐紹史指出,我們對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而且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中國經濟“塌方式”的下滑、硬著陸不可避免,這些預言和預判都會落空。這一年走過來,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預計2016年中國GDP增速6.7%左右】
過去的一年,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增速都是6.7%,預計全年也可以在6.7%左右。
徐紹史舉數據說,城鎮新增就業已經超過1300萬,CPI全年溫和上漲大概2.0%。農業又是一個豐收年,糧食產量達到1.24萬億斤。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5%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也在持續下降。
【預計去年中國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人民幣】
徐紹史預計,2016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人民幣,增量大約是5萬億,這個增量與五年前年增長10%的增量基本相當,相當于1994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表現也是突出的。
【曹德旺言論具特殊性 不必過分解讀】
有記者提到了在2016年年末曹德旺的一段訪談,并問“在中央的政策和一線實業家的獲得感之間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導致了這樣現象的出現?”
徐紹史回應稱,最近這個話題挺熱,制造業的成本、企業的稅負議論也很多。曹德旺董事長,可能還不止他一個,另外還有些企業也反映了一些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問題。我感到,一些個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過分解讀。
【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年度任務提前超額完成】
去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三去一降一補”初見成效,去產能的年度任務已經提前超額完成,改革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認同。
一些知名國際機構、媒體都認為,隨著關停落后產能、企業的兼并重組、債轉股、資產證券化等工作的推進,中國經濟新動能已經開始聚集,今后一段時間會迎來新一輪經濟上升周期。
【談“放管服”:把監管變服務 做到“三零”】
最近幾年,發改委加大了“放管服”的力度,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企業投資的核準等。要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要把監管變成服務。
徐紹史也表示,現在凡是送到發改委來審批和核準的項目,發改委都做到零遺漏、零超時、零投訴。凡是進了大廳的項目都在網上運轉,沒有遺漏的。零超時,到了發改委這里的項目,只要符合條件,評估30天,委內走程序20天,也就是30+20。
【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 防范企業高杠桿率風險】
針對中國的債務率、企業的杠桿率,徐紹史指出,中國的總杠桿率在主要經濟體當中還是處于中等水平,并不明顯偏高。從數據來看,在250%左右,大體上跟美國相當,低于日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
他表示,企業杠桿率高跟中國的融資方式有關系,要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防范企業高杠桿率帶來的風險;此外,也不必過于擔憂。降低企業杠桿率還是要綜合施策。
【基本建立起“三去一降一補”工作機制】
徐紹史指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工作機制基本上建立起來,分別建立了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三個部際聯席會議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協調小組等,加上各級地方政府,這個機制就比較完善,也已經有效運轉起來了。
他表示,現在矛盾是一二線城市的高房價,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分城施策。最近房價已得到有效控制,正制定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包括法律法規規定和財政金融政策。去庫存還要考慮有一億人要進城。要把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和城鎮化過程中消除三四線城市的庫存結合起來。
【中美要在管控分歧解決摩擦中推動貿易關系發展】
談及中美經貿關系,徐紹史表示,中美雙方應該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來建設性地管控經貿合作問題、處理摩擦,推動中美關系沿著正確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造福兩國人民,惠及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