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精神謀劃好“十三五”審計工作
創新是民族興旺、國家富強、事業發展的靈魂和主題。“十三五”時期,我國要在戰勝諸多困難和挑戰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異常艱巨繁重。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圍繞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積極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更加充分地發揮審計作用,根本在于創新。審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把創新作為更好履職的動力源泉。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創新審計理念,要把握“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既要堅持依法依規加強審計監督,堅持問題導向,查深查實查透;也要堅持實事求是地客觀看待問題,注重保護改革發展中的新生事物,把最終落腳點放在推動完善國家治理上、放在推動改革發展上。創新審計理念,還要把握“十三五”時期審計工作的目標任務,既要有重點、有步驟、有深度、有成效地推進審計全覆蓋,也要深刻認識到,全覆蓋不僅是對審計職責范圍的要求,更是審計理念思路的創新;不僅要實現審計對象的全覆蓋,更要講求審計作用的全覆蓋。這些都是新時期審計工作的新常態,也是審計人員更好履職盡責的前提和保障。審計承擔新變革新任務,必須把創新作為事業發展的堅強引領。《框架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新階段國家審計的新定位,為改革創新審計制度指明了方向,也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提出了嚴峻考驗。改革創新審計制度是保障審計事業長遠發展的重大任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的重要舉措,更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代審計人的神圣責任和崇高使命。改革創新的前景是光明的,是令人期待的,但推動改革創新的過程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阻力和風險,會“涉險灘”、“闖難關”。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要有責任有擔當,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決心,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地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實處;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謹慎,有久久為功的耐心和毅力,蹄疾步穩、扎扎實實地推進改革任務落地生根;要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牢牢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實現審計理念思路的與時俱進、審計制度機制的與時俱進、審計方式方法的與時俱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永葆生機和活力。審計應對新困難新挑戰,必須把創新作為破解難題的有力武器。當前,審計工作中一些老問題亟待解決,隨著形勢發展,又出現一些新困難新挑戰,科學審計理念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審計隊伍素質、組織管理模式和技術方法等還不適應發展需要,工作效率和質量還有差距;制度建設和理論研究滯后,對實踐的引領和指導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全國審計工作發展不平衡、尚未形成整體合力,一些基層審計機關建設需要加強。破解這些難題,必須依靠創新,讓創新成為審計干部頭腦中的第一信號、成為審計工作中的一種習慣,用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解決新問題。總之,創新是貫穿“十三五”審計工作的主旋律,我們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樹立創新意識,煥發創新激情,激發創新活力,過去問題不回避,現實困難迎著上,尖銳矛盾不后推,夯實基礎向前奔,推動審計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發展,使審計監督作用發揮更加充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不斷完善。
?。ㄒ唬┮鰪姫毩⑿?,創新審計管理體制。依法獨立是有效監督的保障。“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圍繞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這個核心,加強全國審計工作的統籌和管理。一方面要完善機制,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推進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優化審計機關內部架構,推動健全履行法定審計職責保障機制。另一方面要規范行為,加強對審計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自覺接受各方面對審計機關的監督,同時不斷完善國家審計準則和指南體系,明確各項審計應遵循的具體標準和程序,切實做到依法審計。
?。ǘ┮⒆闳采w,創新審計工作機制。全覆蓋是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時期,要實現審計全覆蓋,就必須創新審計工作機制,增強審計監督的整體效能。要加強計劃統籌,摸清審計對象底數,確定不同審計對象的審計頻次和組織管理模式,科學編制中長期審計項目計劃和年度計劃。要加強資源整合,對涉及全局或行業性的重點資金和重大項目進行全面審計,形成完整的監督鏈條。要堅持重點突破,對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審計,確保審深審透,實現以點促面。要加強信息共享,建立各級審計機關、不同審計項目之間的審計成果和信息共享機制,提高審計成果利用水平。
?。ㄈ┮怀雎殬I化,創新審計人員管理制度。職業化是建設高素質審計隊伍、全面提升審計能力的基礎。“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建立符合審計職業特點、分類科學、權責一致的審計人員管理制度和職業保障機制,形成比較完善的審計職業化管理制度??傮w上講,就是要明確準入標準,完善審計人員選任機制,把好“入口”關;合理確定職務層級,建立審計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和職務晉升機制,把好“進階”關;持續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勝任能力,完善審計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把好“提質”關;堅持權責一致,健全審計職業崗位責任追究機制和職業保障機制,把好“管理”關。審計職業化建設既是大勢所趨,又非常復雜,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入細致地研究,要進一步精心謀劃和科學設計。
?。ㄋ模┮垡惑w化,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實行一體化的綜合審計,是審計組織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十三五”時期,我們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審計工作發展需要,把審計監督嵌入經濟社會運行發展全過程,在審計組織管理模式上實現“七個一體化”和“六大轉變”。“七個一體化”,就是在審計內容和范圍上,形成財政、金融、企業、經濟責任、資源環境、民生審計一體化,境內與境外審計一體化;在審計資源整合上,形成審計發展規劃、年度計劃、項目方案、組織實施一體化,審計一線作業與后臺數據分析一體化,審計實踐總結與理論研究一體化;在審計作用發揮上,形成查處問題與促進發展、分析原因與推進改革、促進整改與推動問責一體化,懲治腐敗與促進廉政、揭示風險與維護安全、促進公平正義與推進民主法治一體化。“六大轉變”,就是實現由單點離散審計向多點聯動審計轉變、由局部審計向全覆蓋審計轉變、由靜態審計向靜態與動態審計相結合轉變、由事后審計向事后與事中審計相結合轉變、由現場審計向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轉變、由微觀審計向微觀與宏觀審計相結合轉變。這些措施的落實,將從根本上提升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五)要運用大數據,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推進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法寶,也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加快實施“金審三期”工程,拓展大數據技術運用,形成獨特的“國家審計云”。實現這些目標,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全國同步“建起來”,建成數字化審計指揮平臺、大數據綜合分析平臺、審計綜合作業平臺、模擬仿真實驗室和綜合服務支撐系統,構建國家和省級審計數據系統。二是推動上下內外“聯起來”,推進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網絡互聯、審計機關與審計現場之間信息共享,推進實時監控、動態監測的聯網審計,靠科技實現全覆蓋。三是推動及時有效“用起來”,不僅要廣泛運用數字化審計方式,歸集數據、分析數據、查找疑點、綜合提煉,為現場審計“升級”、“導航”,大幅提高審計的精準度和時效性;還要從宏觀層面進行大數據關聯分析,提高研判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感知經濟社會運行風險、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的能力。
?。┮盐找幝尚?,創新審計理論。科學的理論是行動的指南。“十三五”時期,我們要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為目標,不斷總結規律、認識規律、運用規律,創新和深化審計理論研究。要加強對國家戰略、公共政策、宏觀經濟形勢及審計監督對象和事項的研究,為更好發揮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提供理論支撐;加強審計基礎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對國家審計本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加強審計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提煉,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理論或制度規范,為審計實踐提供指引。要加強審計決策咨詢新型智庫建設,健全不同層級科研機構間、科研機構與政策研究機構間的協作機制,圍繞重大問題開展聯合攻關,推出一批有用、管用、好用的理論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務和指導審計實踐。
以上是對“十三五”時期審計工作的初步設想。根據這些考慮,形成了“十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討論稿。這是第一次從全國審計工作發展層面作出的規劃,請大家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思考,提出意見建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