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0日訊 今年,莆田將打造出4條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景觀帶,往后將逐年增加美麗鄉村景觀帶的數量。同時在村居環境改善整治過程中將重點考慮保護農村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挖掘認定歷史建筑、特色建筑,做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近日,莆田出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將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建設,形成串點連線成片的規模效應。
有條件的村莊建成升級版美麗鄉村
記者發現,方案特別指出有關責任部門在規劃時,要考慮保護農村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挖掘認定歷史建筑、特色建筑,明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
同時,根據村居經濟基礎、區位條件等因素,進行分類建設治理。其中,對于區位條件比較優越、經濟基礎較好、村民積極性較高的村莊,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旅游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較好的村莊,特別是古鎮名村,在創建美麗宜居村莊(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同時,應充分融入旅游要素,建設美麗鄉村的升級版——鄉村旅游特色村,打造美麗鄉村精品項目。
打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
方案要求,在改善村莊人居環境過程中,應盡可能遵循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不搞村里的寬馬路,不過多使用水泥鋼筋,不在門前屋后搞過度硬化;多依山就勢、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搞村莊綠化、多用鄉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
根據村莊傳統建筑的特點,舊房裸房外墻可采取個性化裝飾或統一簡易裝飾,屋頂可進行“平改坡”或挑檐等改造,與傳統瓦屋面相銜接,突出地域特色;維修和保護歷史建筑、特色建筑,形成整體風貌和地域特色,打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體現鄉村風格和地域特色。
今年將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
今年,莆田將打造出4條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景觀帶。根據方案要求,景觀帶長度一般不小于10公里,要能凸顯環境整治連線成片效果;景觀帶兩側各300米范圍內村莊至少要達到一般整治村的標準,做到村容整潔、環境干凈,打造一個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
景觀帶沿線兩側開展生態林和經濟林建設,按要求在公路鐵路沿線因地制宜建設綠化帶,形成有序和富有特色的綠色生態景觀;同時,治理沿線亂采亂挖,保護和清潔湖泊、河流、魚塘等水系水域,恢復因公路、鐵路施工遭破壞的山體、地表、水面等原有自然環境景觀,沿線山水、田林等環境要素比較自然生態。(海都記者 李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