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望自己能再活15年,親眼見到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長大。真的,我可以每天忍受這樣的劇痛……”罹患鼻咽惡性腫瘤的張梅建,昨日在福州醫院開始進行第4次化療。如今,需要依靠化療維持生命的張梅建,最大的信念就是一對3歲雙胞胎女兒。
病床上的張梅建
小夫妻為治病債臺高筑
張梅建,莆田人,今年27歲,與妻子育有一雙3歲雙胞胎女兒。去年5月份,張梅建頭部開始經常性疼痛,隨即多次前往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就醫。7月份,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診斷其為“鼻中隔偏曲”,并安排張梅建入院做了相關手術。之后病情反反復復,不見好轉。12月份轉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被確診為鼻咽惡性腫瘤和慢性鼻竇炎。目前其臉部已嚴重變形,靠化療維持生命。“到現在為止,已經做了35次電療,3次化療。”張梅建的妻子陳麗麗說道。
據了解,截至目前,張梅建醫藥費花了約16萬,包括電療、化療、開藥等項目費用。16萬對于這對打工的小夫妻而言,無疑是個不小的數目,為此他們借遍親朋好友。“在生病的近一年時間里,看著妻子一次次奔走,求助親戚、朋友借來的一份份救命錢,自己每次都感到很愧疚。”張梅建感慨道。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來福州的費用,是由一個朋友愛心組織募捐了18000多元。“多虧這筆錢,不然真的差點決定放棄治療。每次從娘家、同學、丈夫的養父母那邊東拼西湊借錢,到現在越來越借貸無門。”陳麗麗說道。
費用高昂 前路渺茫
今年5月4日,陳麗麗再次攜張梅建來福州復查,檢查結果是眼底以及鼻咽部的癌細胞進一步擴大,這表明最新的治療方案也沒有取得有效的成效。“癌細胞一點點地擴散,再加上這是一筆巨大花銷,他也曾想過要停止治療,只是實在疼得難受。”陳麗麗失聲道。
之后,福州醫生提出新一套治療方案,考慮到電療每天千元的花銷,以及目前的身體狀況,雖然電療對鼻咽癌的治療效果最理想,張梅建還是選擇了相對便宜的化療方案。
張梅建說,現在身體越來越差,目前做化療都要觀察能不能做,“為了身體機能不奔潰,每次如果是小痛的話,經常忍忍就好,實在忍不了就只能吃比平常用藥量多幾倍的止痛藥。”
“目前治療想到的不是延長多久的壽命,更多的是想減輕痛苦。”張梅建的妻子坦言,依照目前的經濟條件,雖然醫生提出做放療丈夫的病可能有治愈的希望,但兩人對未來根本不敢。陳麗麗說,此次化療做完,下個星期回莆暫時不打算新一輪化療。
當事人:最牽掛的就是一對3歲雙胞胎女兒
在福州接受新一次化療的張梅建,已經半個月沒見到女兒了。說起自己的一雙女兒,張梅建的情緒顯得很復雜。從去年發病至今,柔弱的妻子陳麗麗一個人陪丈夫電療,雙胞胎女兒只能暫時寄養在陳麗麗娘家。張梅建說,如果當初知道自己要得此絕癥,他絕對不會生下這雙女兒,“是我做爸爸的沒用,拖累了她們兩個。”
張梅建說,女兒雖然才3歲,但她們還是能感受到父親的痛苦。“疼痛的時候最擔心被兩個女兒看到。”張梅建說,藥效過后,自己經常疼得翻來覆去,這時候大女兒會呆呆地看著自己,小女兒則會大哭。“這種時候最令自己最難受了,所以每次只好要求妻子,將孩子關在房間或送到妻子娘家,等到吃藥后精神好一點,才敢去見她們。”
“關于女兒還有我妻子的以后,我真的都不敢去考慮。”采訪的最后,張梅建說道。(本網記者 陳淑霞 實習記者 陳思華)
愛心接力:
如果您愿意幫幫他們,請聯系 陳麗麗 電話:13599008370
中國農業銀行黃石支行:62284806985161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