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氣氛熱烈。我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鐵路——福廈高鐵將于9月底全線開通,融合媽祖文化元素的莆田高鐵站將投入運營。9月20日,記者先行探訪莆田高鐵站。
莆田高鐵站與既有的莆田火車站相連,設計風格突出媽祖發髻造型。 全媒體記者 林羅曉 攝
莆田高鐵站與既有的莆田火車站相鄰,歷經2年建設完成,是城市新地標。在莆田高鐵站導覽圖前,承建方中鐵十二局莆田站的總工程師劉騰飛介紹,莆田高鐵站建筑面積3.89萬平方米,是“線側+高架候車式”站房,地上為進站口,地下為出站口。
莆田高鐵站根據媽祖發髻的造型特色,采用“梳帆載志,騰浪遠航”的設計理念。立面體現山海交匯,帆髻昂揚,中部聳起,呼應莆田山水之勢,抒意人文風貌,體現拼搏精神。站內設計也融入祥云等元素。
記者走進莆田高鐵站一層的綜合服務中心,售票窗口標語“很高興為您服務”映入眼簾,一旁的自動售票機已配備到位。乘坐自動扶梯上到二層,耳畔不時傳來廣播報站聲,站內正在做運營前的調試。
“莆田高鐵站設計最高峰聚集人數為2000人,共設置40部電扶梯,包括扶梯27部、直梯13部。”劉騰飛說,目前,電梯、空調、照明設備都完成調試,各項設備及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為站房啟用做了充足準備。
二層是莆田高鐵站的“中樞”,分布5個檢票口。記者看到,驗票匝機口安裝到位。高鐵站把標配的兒童游樂區、軍人候車區、重點旅客區、商務座候車區打通,營造“四區合一”的寬敞空間。中央的“壺蘭服務臺”上,閃爍著“莆田站歡迎您”字樣。周邊飲水區、母嬰室、衛生間,以及客運、公安值班室一應俱全。
在候車區,工人們正忙于安裝座椅。“兒子在泉州上班,高鐵開通后,回家就更快了。”家住笏石鎮的林阿寶熟練地拆箱,搬出座椅零件,麻利地用工具裝好。
新建的莆田高鐵站有一條長112米的天橋,連通至相鄰的莆田火車站。“高鐵站投入運行后,在10月份到明年春運前有個過渡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市鐵路建設發展中心主任林楠說,旅客從莆田火車站進入高鐵站,步行只需2分鐘。出站有連接地道,步行約5分鐘。福廈高鐵全線約270公里,其中,莆田段47公里,途經涵江、荔城、秀嶼、城廂、仙游5個縣區。林楠介紹,福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快速和客專兩個特征,開通后將增強城市群間的商務往來和經濟聯系,助力我市更好地融入福州都市圈,與廈漳泉都市圈、長三角、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往來更便捷,強化各類經濟要素的流動,也能實現與周邊城市的資源共享,對莆田的產業發展、城市規劃和區域協作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福廈高鐵全線共設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東、泉州南、廈門北、漳州8座車站。線路開通后,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同步投入運營。高鐵時速350公里,莆田到福州只要20分鐘,到廈門只需40分鐘。日前,省發改委印發《關于打造福廈“1小時生活圈”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以福廈高鐵開通運行為契機,聚力打造福廈“1小時生活圈”,促進高鐵沿線城市資源整合、交通互聯、產業融通、協調發展,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處于福州和廈門中間的莆田,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新聞鏈接
高鐵開通后,逐步釋放“高鐵經濟圈”效益,將激活招商投資活力。秀嶼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林俊豪說,通過近3年奮戰,高鐵新城啟動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公共配套設施逐步完善。7條市政道路竣工通車。引進優質教育配套資源,市實驗小學秀嶼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莆田學校、毓英學校建設正在加速推進中,計劃明年竣工投入使用。莆田第二座萬達廣場正式營業,星級酒店建設正在推進,市第一醫院新院區即將破土動工。
全媒體記者 黃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