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區的普查員,來開展人口普查工作。”連日來,一道道忙碌的身影正在社區內各棟樓、各層樓來回穿梭,他們就是社區的人口普查員,這一幕也是當前莆田市人口普查員的一個縮影。日前,中共莆田市委組織部、中共莆田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莆田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發出《致莆田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做好人口普查工作,做人口普查的“宣傳者”“推動者”“帶頭者”“志愿者”,為高質量完成莆田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莆田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海端向東南網記者介紹,今年以來,該局緊密結合莆田實際,積極探索人口普查新方式,創新性地提出“手機信令+普查”“網格管理+普查”“專家顧問+普查”等等的“N+普查”工作模式,有力推動了全市人口普查工作高質高效開展。而“黨建+鄰里中心+人口普查”正是莆田市“N+人口普查”工作模式的一項重要措施。
群眾自發到社區鄰里中心進行人口普查登記
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于11月1日正式啟動以來,莆田各個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就熱鬧非凡,鄰里中心通過組織一次簽到、開展一輪宣傳、聽取一堂講座、進行一次模擬,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助力人口普查工作。“我們通過讓黨旗飄起來、讓黨員動起來、讓普查快起來的方式,帶動了省、市、縣、鄉、社區五級書記親自部署推動人口普查工作,并把社區黨員、網格員、樓棟長這些群眾身邊的‘自己人’發動起來,納入到普查‘兩員’隊伍,為我們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有力推動普查工作又好又快開展。”吳海端說。
日前,東南網記者來到仙游縣鯉城街道南橋社區、木蘭社區看到,社區黨員干部化身普查員,胸前帶著黨徽、掛著普查員工作證,肩背印有“中國人口普查”字樣的背袋,手捧電子設備和宣傳材料,挨家挨戶敲門做人口普查工作。
當天,在南橋社區,一名群眾帶著戶口本和房產證來到社區“黨建+”鄰里中心,主動向工作人員表示要進行人口普查登記,工作人員立即打開人口普查登記系統,為該群眾進行登記。而在木蘭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社區黨員志愿者沿街開展宣傳工作,而普查員則入戶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我們充分發揮社區‘黨建+’鄰里中心作為居民活動場所的作用,組織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網格員等,通過宣傳、宣講、模擬登記等工作,向居民詳細介紹人口普查工作開展的相關工作、重要性與其意義,提升大家對人口普查的認識,同時讓大家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中所需提供的配合內容。”木蘭社區居委委員林啟海說。
社區黨員干部化身普查員入戶普查
在開展人口普查登記工作期間,黨員干部更是犧牲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錯峰上門入戶登記,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林啟海介紹,“由于白天群眾基本都在上班,因此只能在下班時間入戶開展人口普查登記,讓人口普查工作能夠順利按時完成。”
此外,南橋社區還借助綜治網格平臺,在實有房屋數、戶籍人口數、流動人口數等基礎數據上,與此次人口普查工作相結合,通過之前的摸底排查,核對人口普查數據,提高人口普查數據的精準度和人口普查工作效率,為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在廣大黨員干部的示范表率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莆田市前階段普查短表登記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全市登記進度居全省前列,各縣區登記進度也均在全省15名之內。”吳海端表示,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下,莆田市人口普查工作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東南網記者 吳炳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