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第一醫院與忠門鎮中心衛生院舉行合作醫院簽約揭牌儀式。今后,一些危急重患者將通過北岸急救分站,第一時間轉移至市第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這是北岸開發區主題教育的成果之一。“養老以及老年人的健康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此,北岸投入370多萬元,在忠門中心衛生院設立莆田市急救中心北岸急救分站,遇到亟需搶救的病人,醫護人員15分鐘就可到各個村落,縮短40幾分鐘的路程,這是老百姓期待的‘生命時速’。”北岸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工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林修嵐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岸以“踐行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振興莆田新港城”為實踐載體,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將主題教育與服務老百姓的具體實踐工作結合起來,聚焦民生難點、熱點問題,真刀真槍解決突出問題,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聽民意解民憂,“靶向式”解決痛點。北岸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親民、惠民、強民”,采取“463”方式,即明確“四層面”(區直機關、國有企業、窗口服務、中小學校),采取“六不準”(不打招呼、不預先安排、不開匯報會、不搞層層陪同、不增加基層負擔、不扎堆調研),強化“三聚焦”(聚焦目標任務開展座談調研、聚焦突出問題開展蹲點調研、聚焦“6個圍繞”開展專題調研),抓實抓好調查研究,推動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關懷在一線送達、作風在一線體現。截至目前,北岸各級領導干部共開展調研103場次,發放征求意見函1100多份,入戶走訪群眾585戶,共梳理問題118個,幫助群眾辦理好事實事243件。
“我們在原原本本學、集中研討學的基礎上,創新學習方式,組織開展‘耕初心田、聽創業史、吃憶苦飯、思宗旨情’活動,探索建立‘初心田’教育實踐基地,把以往的‘說教式’教育轉變為親身‘體驗式’,將‘初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林修嵐說,在主題教育的帶動影響下,干部精氣神得到提振,為推動北岸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目前,已推動簽約項目25個,啟動區“6+1”工程正在加快掃尾工程,瑞仕國際潛力少年綜合中心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太陽樹原料藥基地和中關村標準廠房預計年內可全部投入使用,一批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
林修嵐表示,下一步,北岸將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根本任務,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契機,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立制,在建立《北岸經濟開發區黨員干部參與農業生產勞動有關制度》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黨員干部、學生常態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機制,干部勇于擔當的機制等,推動干部轉變作風,加強思想教育,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本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黃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