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wǎng)莆田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人員到“湄洲灣第二電廠送出工程”現(xiàn)場,對220千伏部分工程驗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跟蹤,確保線路如期送電。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在3月2日全面完成,刷新福建省內(nèi)500千伏電壓等級難度最大、時間最短的建設工期紀錄。當前,該工程正在加緊驗收。
3月13日,湄洲灣第二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完工
據(jù)悉,該工程是福建省重點工程項目,起自在建的莆田湄洲灣第二電廠,止于已建莆田500千伏變電站,途經(jīng)9個鄉(xiāng)鎮(zhèn),線路全長2×50.8公里,新建鐵塔126基,為同塔四回、同塔雙回路混合架設,澆制混凝土65253.32立方,組塔重達17040.76噸。其中,該工程有28基位于大型養(yǎng)殖場的深水魚塘中,7基位于海上灘涂中,需搭設海上7座淺橋長730米、鋼管平臺累計7168平方米、28個承臺累計達2053立方。
該工程于去年5月20日開工,是福建送變電公司首次同時展開海上多基塔位的大型基礎、組塔、架線施工,施工難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安全管控壓力大、工期緊、任務重等。
據(jù)了解,施工時海上鋼棧橋采用逐孔懸打、振沈鋼管樁和逐孔架設上部結構的“釣魚法”施工工藝,是該公司第一次在海上大范圍應用。基礎采取兩班制晝夜施工,90天完成海上7基基礎澆筑。組塔投入32支組塔施工班組,采用大噸位吊車和內(nèi)懸浮抱桿組合形式組立鐵塔,既提高工效,又確保施工安全,以日均組塔兩基的速度,150天完成組塔1.7萬噸。
架線投入3套架線設備,多個架線段同時開架,60天完成架線100公里,首次采用福建500千伏最大截面導線。同時,該公司施工項目部和運檢分公司采取“施工完成一批,驗收一批,缺陷處理一批,不走施工回頭路”的分段跟進式驗收模式,做到一次成型。
據(jù)悉,該工程年輸送電量預計達100億千瓦時,將填補“十三五”期間福建電網(wǎng)的電力缺口,是海峽西岸一個重要的電力供應中心。工程的建成,將滿足莆田、泉州地區(qū)負荷發(fā)展需要,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電網(wǎng)安全性。(記者 林養(yǎng)東 通訊員 李曉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