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語文29日訊滑梯、困人,造成人員傷亡,近年來,各地頻頻上演“電梯驚魂”,讓人們對電梯安全問題產生了擔憂。近日,莆田市出臺相關意見,要求各地開展電梯安全隱患日常排查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電梯出現故障需緊急維修,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走“簡易程序”。
“三無”電梯為隱患治理重點
近幾年,莆田高層建筑不斷涌現,作為高層建筑出行的垂直交通設備的電梯發展迅速,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莆田市有各類電梯超過6300臺,主要分布在住宅小區、商場、醫院、學校、賓館、酒店等場所。莆田大部分電梯服役時間并不太長,可是由于運行管理、使用監管、維護保養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不少使用沒多久的電梯也經常發生故障。
根據部署,莆田市各縣區將結合正在開展的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落實電梯安全屬地管理職責,建立轄區電梯安全隱患整改臺賬,督促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開展電梯安全隱患日常排查治理。
據悉,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將作為隱患治理的重點,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提供電梯使用登記臺賬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轄區“三無”電梯情況,協調落實“三無”電梯使用單位,切實解決電梯失管、失修和維修資金欠缺等問題。
監管缺失要追究相關責任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小區的電梯維保一般是物業公司委托給專業電梯維保單位進行,物業每年交付一定的維保費。而維保費包括在物業費里,但其不包含更換較大的配件。在一些地方,電梯發生較大故障后,經常因為缺錢得不到及時維修。針對這一問題,莆田市明確,各地要建立保障性住宅電梯日常運行資金保障機制,建立住宅小區老舊電梯大修、改造或更新經費籌措機制。住建部門要在住宅電梯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使用的緊急情況下,按簡易程序支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據了解,各縣區、鎮街將把電梯安全工作情況納入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建立相應安全考核機制,促進安全監管職責有效落實。同時,落實電梯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對發生電梯事故或影響較大電梯突發事件的,將依法追究相關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法律責任,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及人員監管缺失責任。(海都記者 陳盛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