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就能辦嗎?真方便呀!”近日,平潭某公司職工林女士為公司辦理信用修復,正愁法人不在平潭不知道該怎么辦時,剛好得知現在申請經營異常名錄可以線上辦理。欣喜的她立即按照要求,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完成“信用承諾公示”,并提交了信用修復申請,很快申請就被受理。
“最近因為業務開展需要,發現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來是2019年我們忘記申報年報了,不過好在現在可以在線進行信用承諾和信用修復,不然我們負責人還得來一趟平潭。”林女士說。
據悉,部分企業受行政處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失信記錄影響,導致其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能力受到限制,為了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實驗區市場監管局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信用修復管理,形成“線下約談+信用修復”機制。為了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暢通線上渠道、拓寬教育引導方式,創建了“信用承諾+信用修復”網上辦機制,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重塑信用。
那么,什么是“信用承諾+信用修復”機制?
據實驗區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處長吳梁熒介紹,該機制是為受客觀條件限制無法當面接受約談或提交材料的市場主體提供的網上辦途徑,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自主提交信用承諾公示,主動接受信用修復學習教育,從而實現“足不出戶”就能申請信用修復。
“我們信用修復機制已實施多年,原來需要法定代表人、股東、監事、經理等企業主要人員線下接受約談,才能辦理信用修復。現在我們考慮到信息化發展及企業實際需求,提供了線上渠道,為失信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信用修復的途徑,申請人可通過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辦理信用承諾公示,進行自我承諾、自我約束。”吳梁熒說。
據了解,有了“信用承諾+信用修復”機制,市場主體將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一鍵申請”,工作人員線上進行材料審核,完成信用修復,推進市場監管信用修復“零跑腿”,實現即時受理、即時審查,使因失信而停工受限的市場主體獲益最大。其次,將信用承諾公示引入信用修復,形成“自我承諾、主動糾錯、信息公示”的信用修復機制,有利于讓市場主體深入了解失信原因、后果、責任,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實現社會監督。
哪些人可以申請“信用承諾+信用修復”網上辦?
“凡受到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都可以通過線上申請‘信用承諾+信用修復’。”吳梁熒說。(作者:林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