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泉州種菜,能收獲幾大筐,張貴林就已經很滿足了
田地入口的棚子,就是他們的家
兒子陪伴,蔬菜豐收,這時候忘記了辛苦
▲李延瞬每天要摘近千斤西紅柿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紫帽山腳下,鯉城金龍街道曾林、坑頭社區交會處,綿延著數百畝菜地,紅橙的西紅柿,深紫的大茄子,綠油油的小白菜,把田地扮成絢麗的油畫。
一批來自異鄉的菜農,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園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每天種菜賣菜,靠天吃飯,苦累只有自己清楚。不過,豐收時的滿筐蔬果和閑時的幾杯小酒,這些“小小的幸?!保材茏屗麄儩M足。
22日清晨,淡淡的霧氣罩在菜地,清澈的山泉流過田間,遠處不時傳來蛙聲和鳥鳴。42歲的李延瞬,挑了兩個桶,沿著田間小路走進一片竹架林,彎腰熟練地把紅紅的西紅柿剪下,不一會兒,兩個桶就滿了。一天,他要剪近千斤西紅柿,從清晨到傍晚,只有中午小憩片刻,渴了,就隨手抓個西紅柿,用山泉洗干凈,大口大口地咬起來,“剛摘的又清又甜,又好吃又解渴”。
“紫帽山下,空氣好,環境好,在這種菜很愜意?!崩钛铀彩悄掀窖悠絽^西芹鎮人,5年前,他和姐夫康述俊、老鄉陳昌銖一起來到紫帽山邊,找當地村民租下五六畝田種菜摘瓜。菜地入口的三間篷,就是他們的家。此前,他們曾在福州、石獅等地的郊區種菜,但他們覺得,紫帽山下不只環境好,而且厝邊們都很友善,“這地方人情味濃,我們和不少本地人成了好友”。
種菜得靠天吃飯。如果碰上壞天時,刮風下雨,常常連買種子的錢也拾不起來。去年9月,臺風一陣接一陣,地里的菜大多都爛掉了,損失很大?!翱墒怯衷共坏美咸欤荒茏约喊鸦罡珊昧耍劣谑粘墒裁吹牡每吹c?!?6歲的康述俊吐著煙霧說。
來自三明的張貴林和弟弟今年初才來曾林社區種菜。滿筐的菜馱在肩上,快40歲的張貴林有點喘氣,但他笑得很燦爛:剛開始種菜,沒什么經驗,能收上幾大籮筐就很滿足了。
菜農的生活都很簡單,每天種菜賣菜,只有逢年過節,才閑下來歇歇,邀來老鄉相聚,喝上幾杯小酒,聊聊家常,說說種菜計劃,一起回憶家鄉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