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清洗難度大
清洗一個號碼要花8元以上
忍無可忍!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刺桐路已完工的“閩南紅”瀝青路面就爬上了眾多的黑色“牛皮癬”。記者沿著津淮街到豐澤街之間的刺桐路非機動車道行走觀察,發(fā)現(xiàn)這條幾百米長的路上,竟然有或涂或印或貼著近百個各種辦證刻章的“牛皮癬”廣告電話。
現(xiàn)場:揮之不去的“牛皮癬”
最為嚴重的是刺桐路津淮街至田淮街路段,不長的一段路被涂了幾十個辦證號碼,而且這些號碼都寫得很大,特別刺眼。一些新砌的石板路也未能幸免,同樣被寫上了不同的辦證號碼。廣電路的內溝河邊石頭護欄也成了“牛皮癬”的集中之處,石頭護欄上涂抹了許多“牛皮癬”。有的“牛皮癬”已經(jīng)被人用白灰抹上,但白灰層又被“牛皮癬”占領。
刺桐路未開始改造前,街面各處包括鐵欄桿上都爬滿“牛皮癬”,道路改造暫時消除了“牛皮癬”,但改造剛完成,“牛皮癬”就冒出來了。
記者發(fā)現(xiàn)被涂在街面上的辦證電話多是“22××××××”之類的八位數(shù)電話號碼,而在路邊的圍墻或電線桿上的“牛皮癬”電話五花八門,也有部分是11位數(shù)的手機號碼。
到處瘋長的“牛皮癬”
只要是城市街頭市民目光所能及的地方,“牛皮癬”廣告都會爭先恐后地出現(xiàn)。辦證刻章是“牛皮癬”中最常見的,辦的自然是假證,刻的也只能是假印章。除此之外,在街邊的電線桿等處也經(jīng)常可見性病專治、重金尋子、無抵押貸款之類的涉嫌詐騙小廣告,管道疏通、房屋出租之類由專門中介公司張貼的小廣告也不少見。
在泉秀街南淮路路口的一個石獅子路牌上,有十多個號碼不同的辦證刻章“牛皮癬”,有的“牛皮癬”小廣告都貼到了獅子的嘴巴上。在旁邊的石碑路牌背面,白色涂料涂抹了多層,每一層下面都覆蓋著許多“牛皮癬”。
指著商店卷簾門上密密麻麻的辦證、開鎖、性病專治等小廣告,在南淮路開店的黃先生氣不打一處來,“一年少說也要清洗三四次,可洗完沒幾天,‘牛皮癬’就又來了。”其他的店家也會遇到和黃先生一樣的情況,一夜過后開門營業(yè),店門上就會突然冒出許多“牛皮癬”。
分析:利潤高處罰輕
成本低利潤高不惜鋌而走險
影響城市形象只是‘牛皮癬’的表層危害,通過‘牛皮癬’廣告流入社會的各類假證以及非法虛假信息,更會嚴重擾亂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和國家機關正常行使權力。那么,辦假證“牛皮癬”泛濫的原因何在?
“這種工作成本很低但利潤卻很高。”鯉城區(qū)執(zhí)法局執(zhí)法綜合股股長張進福介紹,一些“牛皮癬”服務項目,本小利大消費群體也很廣,“投入也很小,租個民房就可以了。”而且雇人去寫和貼“牛皮癬”的花費很低,一個晚上給個二三十元錢,那些中老年婦女就可以涂寫張貼很多了。
豐澤東海派出所去年以來查獲多起制售假證案件,東海刑偵中隊陳隊長介紹,制假人員做一個假證件,成本不超過10元,卻能賣100多元。刻一枚假章,成本不會超過20元,卻可以賣到幾百元。在經(jīng)濟利益驅動下,制假分子不惜鋌而走險。
涉及用人機制辦假證有“市場”
在“牛皮癬”上,內容多是辦證,這意味著“辦假證”。這種“行業(yè)”的流行,首先涉及用人機制。有不少人認為,辦假證屢禁不止跟目前考評人才唯“證”是從的機制也有關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于種種原因和理由,持有或買賣假證件、假文憑的人并不少見。
“辦假證一直存在買方市場。”陳隊長認為,有市場需求,制假分子才有利可圖。市教育局高教科吳先生說,目前,我國還處在一個講證件,看“本本”的社會,社會上并沒有什么儀器或者更好的手段來鑒別、判斷假學歷。由于假證日益增多,2001年,教育部門開始對學歷進行網(wǎng)絡注冊,把該年畢業(yè)的學生逐一上網(wǎng)。由于該項工程浩大,進度進展不大。再說,即使在網(wǎng)上可以找到,用工單位也未必會對招來的人員一一進行查證。
制“牛皮癬”易處罰力度不夠
“小廣告盛行,肯定是有市場的。”張進福分析,這些“牛皮癬”很多提供的是“服務項目”,如開鎖、管道疏通等,“牛皮癬”的提供方和接受方群體均較為廣泛,造成市民自覺抵制“牛皮癬”的意識不強。
“操作很簡單,只要寫一下,貼一下就可以了。”張進福說,這些“牛皮癬”廣告操作簡單易行,只需要一支筆、一盒墨水和貼紙就可以了,“他們邊走邊寫,一個晚上就可以寫很多,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辦證“牛皮癬”大多是辦假證嫌疑人出錢雇人在夜間亂寫、亂貼的。夜間行動一般很難被發(fā)覺,就算被發(fā)現(xiàn),“落網(wǎng)”的也只是一些替罪羊。城管對亂寫、亂貼辦證廣告的處罰也只是在讓他們自行清除以后再進行一次批評教育,或者給予小數(shù)額的罰款,并不能起到震懾作用。
“有送到執(zhí)法局這邊,不過也不能對他們進行扣留,處罰力度不夠,只能叫他們去清理掉那些小廣告。”豐澤區(qū)執(zhí)法局城管辦相關工作人員黃先生說,執(zhí)法部門沒有扣留權,抓到這些人之后,他們大都不怎么配合,身上也沒有帶任何的證件,每次只能對他們進行教育,并要求他們去清理那些貼上去的“牛皮癬”。
警方介紹,制售假證人員,涉嫌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事業(yè)單位印章罪,一旦被抓將面臨刑事拘留的處罰,對于張貼“牛皮癬”人員只能處以行政拘留。
【他山之石】
●貴陽罰死你
2005年9月,貴陽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獲得通過《貴陽市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辦法》。其中,對擅自涂寫、張貼廣告者,將責令其立即清除,處200元至1000元罰款。
●深圳扣死你
2009年8月,深圳市數(shù)字化城管綜合執(zhí)法系統(tǒng)開始對亂張貼小廣告中標明的電信號碼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在原有對違法電信號碼采取“呼死”、停機的基礎上,整合了羅湖區(qū)城管局的短消息提示扣費系統(tǒng),做到對本市范圍內屬于中國電信的“違法號碼”采取停機、對本市范圍內屬于移動或聯(lián)通的“違法號碼”采取短信扣費、對本市范圍外的“違法號碼”采取追呼的強制措施。發(fā)現(xiàn)野廣告中的電話即開始發(fā)送短信,一條一塊錢,真正“扣死你”。
●北京設立張貼欄
2004年,北京市昌平城管在人流集中的公交車候車亭、主要街道和小區(qū)居民樓,劃出一些場地設立小廣告免費公益張貼欄,專門供合法小廣告免費張貼,有效緩解小廣告亂張貼現(xiàn)象。
●烏魯木齊舉報有獎
對舉報或將“制癬”人扭送到執(zhí)法機關的,經(jīng)查證視具體情況獎勵50元至200元,對舉報核實查獲違法窩點或協(xié)助執(zhí)法人員查處違法窩點的,獎勵100元至500元。